浙江在線12月02日訊 12月1日中午,仙居縣湫山鄉雅溪村——臺州最西部的一個村,俞培武夫婦在指揮工人裝車;下午,這輛滿載燈籠成品的車子就可抵達義烏市場;第二天天亮,雅溪燈籠就會被批發商運往全國各地。
俞培武是村里的小老板,他手下有20多個村民,都靠這燈籠吃飯。
每年春節,全國各地家家戶戶掛上的燈籠,許多都出自這個小村莊。
雅溪燈籠
銷往28個省市
每年的10月-12月,是雅溪村最忙的日子,也是雅溪最“紅”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擺滿了燈籠的成品、半成品。
全村近600人,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從事燈籠加工。
其實,這300來人形成的燈籠加工點只是一個終端。在周邊的橫溪、埠頭等鄉鎮,甚至是鄰近的金華縉云,都有大量村民從事這個產業的其中一環,像裝配、零部件加工等。
雅溪村村支部書記楊振義初略核算過:2009年,雅溪村村民共加工燈籠80多萬對,全村燈籠加工產值已達2000多萬元。而實際上,全村的燈籠產值可能遠不止這個數據,因為“生意好時,有些人家做到天亮,到底賣了多少燈籠,誰也沒做過精確的統計”。
雅溪燈籠紅火起來是近幾年的事,但事實上,早在1984年,這個產業就開始悄然萌芽了。
剛開始時,全村只有一兩戶在做,發展到現在,這個村已形成規模產業的大戶就有27戶,產品也從屋前掛的紅燈籠拓展到客廳掛的精致小燈籠等。近至江蘇、安徽,遠到青海、新疆,雅溪燈籠銷往全國28個省市。
市場為“雅溪”免費做廣告
雅溪燈籠走向全國,最便捷的一條路就是批發市場。
雅溪人就算是在市場設點,也是很有意思的。
俞培武是在義烏國際商貿城設點的批發商之一,他租下了半個攤位:燈籠跟圣誕禮品一樣,季節性很強,圣誕節前攤位由其他人租用;圣誕過后,燈籠上市,俞培武就租用了這個攤位。他一天要往義烏發兩貨車的貨。
雅溪燈籠名氣大了,市場也幫著做廣告。西安貝斯特綜合市場每年一到這個時節,就在市場里打出免費廣告:歡迎雅溪燈籠上市。一條街幾公里長,掛滿了雅溪燈籠。
重慶朝天門小百貨市場是雅溪燈籠的一個重要銷售市場。燈籠加工戶俞偉進在那里設了一個攤,12月15日之前趕到那里,到元宵節前,能賣10萬只燈籠。而這些燈籠,大部分通過小批發商,發往西南各地。
這活手腳能動的都干得了
雅溪燈籠產業有個特點,工序雖多,但工藝相對簡單。因此,許多低保戶、殘疾人依靠雅溪燈籠脫了貧,解決了溫飽問題。
在雅溪,你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三五成群的婦女、老人圍在一起談笑風生,穿鋼絲、敲布、連線、貼花、裝配……一盞盞燈籠就在巧手翻飛中“誕生”了。
一天五六十元工錢,多的可做100多元,對村民來說,這是一筆蠻好的收入。一年下來,光工錢,全村村民可領到300多萬元。
項愛飛是低保戶、殘疾人。丈夫生病,干不了體力活,兩個讀書的孩子全靠項愛飛做燈籠養活。像她一樣,全村十幾名殘疾人靠做燈籠自力更生。
村民至今還是各自為戰
雅溪燈籠在全國各地名聲很響,但沒有一個統一的品牌。
經過20多年發展,雅溪燈籠在風光的背后,一些弊端也開始逐步顯現,加工戶各自為戰,惡性競爭日趨激烈;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利潤不斷被壓縮;缺乏工藝和技術方面的創新,成本居高不下……如何結束各家各戶單打獨斗局面,是擺在雅溪村人面前的重要課題。
“全國各地都曉得雅溪燈籠,卻沒有雅溪燈籠的品牌!”楊振義舉了一個例子:這幾年,村民推出了萬家紅、紅太陽、紅月亮等品牌,卻始終沒有人出面注冊和整合“雅溪燈籠”統一品牌。
這樣造成的后果是,鼎鼎大名的雅溪燈籠,每對最高價只賣到100多元,低的只有十幾元。
此外,由于沒有大的加工廠,許多工序發往相鄰鄉鎮去做,有些甚至發往臨海、路橋和縉云、義烏等地進行加工,一來一往,無形就增加了成本。就算是在本村進行加工,由于村民居住分散,一些原料甚至要靠人工背上山再背下來。
楊振義說,如果有人對整個產業進行整合,將是一個前景無限的商機。
據臺州商報 王晏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