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用30年時間,歷經五代市場的蛻變,化蛹成蝶,打造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小商品市場。如今,站在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的新起點上,義烏又提出了一個大膽創舉:計劃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與國際商貿城遙相呼應的12平方公里的國際生產資料市場。
這是一個投資超百億元的大工程,凝聚著義烏人民的智慧結晶和殷切期盼。這又是一項大挑戰,既面臨全國交易額超億元以上的50多個生產資料綜合市場的夾擊,又不能走小商品市場的“老路子”,簡單模仿和復制。
那么,這個新市場究竟要建成什么樣,如何布局、怎樣發展,能否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這些都是建設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的“必答題”。義烏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設想,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建成占地2.6平方公里、建筑面積200萬平方米的供應商產品展示交易及配套用房建設,市場初具規模。
在市場行業選擇上,計劃重點推進六大板塊:一是與中科院計算所合作,建設一個海量數據儲存與信息處理中心;二是原輔材料供應,分化工、金屬、納米等16個大類;三是成套機械裝備供應,含農業機械、儀器儀表、機床工具等13個行業;四是零部件、總成供應,分為標準和非標準零部件兩類;五是工、量具供應,分工具、量具、刃具、衡器等4大類;六是“義烏指數”信息發布平臺。
在建設方向上,著重從行業、輻射、功能和發展四個方面考慮,做到高中低端結合、出口進口轉口并重、實體市場和網上市場高度融合。
這些設想是否可行,能不能一炮打響,未來又憑什么持續發展,與小商品市場比翼齊飛?義烏邀請幾十名“高參”共同調研和探討,從多角度提出了市場發展戰略和可行性研究報告。這些報告認為,義烏建設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的基礎已具備,條件也已成熟,機遇與挑戰并存。
與會專家認為,當前我國生產資料市場正處于從商戶、產業集成向服務、信息集成轉變。因此,新市場的建設不能像小商品市場一樣從低端起步,而必須著眼高端市場定位,集商品展示、電子交易、現代物流于一體,以信息網絡這個高速公路連接展示、采購、交易、物流、金融等各個環節。
在市場建設上,專家們一致認同先易后難的原則,建議在起步階段,應該優先發展原本已有基礎的成熟行業,如原輔材料、機械設備等,先期進行整合入駐,之后再向全省及長三角乃至全國市場逐步推進,完善市場商品門類,成為輻射全球的現代化一流生產資料展示交易中心和權威的價格形成、發布中心。
在具體的業態規劃上,各大機構也提出了不少建議。如浙大經濟學院課題組的項目書提出,國際生產資料市場要改變傳統貿易模式,發展“實體營銷展示、線上競價交易、線下物流配送、金融服務配套”的現代貿易,內設營銷展示中心、商品交易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物流信息中心、人才培訓中心、技術孵化中心、文化展示中心、綜合咨詢中心等八大業態,力爭通過若干年培育發展,打造成與義烏小商品齊名的國際生產資料貿易基地,把義烏建成全球唯一的商貿文化名城。
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表示,義烏將結合實際,充分吸收這些權威機構的研究成果,尋求一條最適合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的建設路徑,為義烏下一個10年的騰飛再創新奇跡。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