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06日訊 一個新氣象在天臺縣悄然形成:年初以來,縣委縣政府機關辦公室里很少看到領導的身影。這里的辦事人員說,領導們都下到一線去了,調研在一線,破難攻堅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
“之所以紛紛下到一線,是因為領導們心里著急。”縣府辦主任徐亦鎮解釋說,前幾年,天臺缺少大投入的推動,少之又少的好項目、大項目拉動力有限,“跨小步、慢速度”的發展態勢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好風憑借力。天臺優勢如何彰顯?天臺發展我負何責?為了實現跨越發展,全縣上下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而縣領導率先垂范,各相關部門齊心協力,以“三大行動”助推發展,開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奔跑。
大項目,開啟跨越發展“總閥門”
“天臺應該加大大項目推進力度。”痛定思痛后的天臺人達成了這樣的共識。
為此,縣委縣政府大膽決策,確定了“產業強縣”之路,并把推進大項目建設作為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重點,以此開啟縣域跨越發展“總閥門”。
在大項目建設這個主戰場上,全縣廣大干部圍繞資金到位、項目開工、竣工投產三個關鍵環節,把主要時間、主要精力放在引項目、跑項目、上項目和服務項目上。對一些重點項目,縣領導牽頭掛鉤,督查協調,親自落實,幫助解決難題。
玉柴三立項目是該縣最大的重點工業引資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柴油發動機30萬臺、銷售產值超過60億元。為使該項目早日建成投產,縣長黃繼滿先后4次到現場辦公,實地解決該項目用電、供水、排污等一系列問題。后來,該項目在立項過程中又遇到困難,黃繼滿又多次赴京與有關部委辦局溝通、協調。目前,玉柴三立項目建設順利,5月份即可投產。
該縣還對大項目、重點項目進行動態監測,實施每日一督查、每周一匯報、每月一協調、每季一點評制度,確保每個項目有人抓、有人跟進,所有項目都能享受到一站式審批、特事特辦的便捷服務。
全力以赴抓項目,有力地推動了項目的落地、建成、投產,使得天臺工業經濟呈現出了厚積薄發的態勢。隨著銀輪、西門子等一批重大項目的陸續投產,全縣六大工業園區已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橡膠、機電、汽車用品、工業用布、醫藥化工、食品加工等六大支柱產業。
正是連續幾年大項目的有力推進,一個個有競爭優勢、結構合理的產業群在天臺脫穎而出,一批批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叫得響的品牌得以誕生,“洼地效應”逐步顯現,經濟發展模式也由過去的“鋪天蓋地”、“小而全”逐漸向“頂天立地”、“大而強”轉變。
大融資,激活企業發展后勁
天臺與先進發達地區有較大差距,這種差距不僅表現在經濟實力上,更表現在一個“慢”字上:改革慢一拍、開放慢一拍、市場化慢一拍。
“天臺要提高自我‘造血’能力,需要大量資金,必須加快補上‘改革’這一課,向市場要錢。”天臺縣委書記李志堅說。
為此,縣里先后出臺了《關于鼓勵工業投資若干意見》、《工業經濟獎勵政策》、《鼓勵企業上市的扶持政策》,千方百計引導企業通過資本經營、企業重組、強強聯合、嫁接合資等途徑,進一步做大做強。
銀輪公司是該縣的龍頭企業,通過股份改制上市實現了轉型升級,產值突破10億元,成為該縣資本運作成功的典范。
正因為看到了資本市場帶來的良好發展機遇,今年初,天臺召開了全縣推進企業上市工作會議,發出了向資本市場全面進軍的動員令,并在企業改制、稅收、用地、規劃、項目審批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使企業輕裝上陣,沖刺資本市場。
一系列創新舉措,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今年,該縣有上市意向的企業達到15家,5家企業開展了上市實質性運作,其中天成自控、永貴電器兩家企業已經完成股份制改造。
融資難是許多成長型企業的難言苦衷。怎么辦?天臺縣的做法是,在強化政策對接、積極向上爭取補助的同時,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僅2010年,就為全縣規模上企業解決了6億多元資金需求。當地7家銀行還與32家企業簽訂了9.8億元貸款授信意向。
同時,縣里引進的浙江稠州商業銀行,為企業解決了6000多萬元資金,而銀橋擔保公司的注冊資金則增加到5000萬元,為企業擴大擔保融資創造了條件,激活了發展后勁。
大品牌,打響“國字招牌”
“中國過濾布名城”、“中國汽車用品生產基地”、“中國(天臺)膠帶工業城”,擁有三塊“國字號”招牌,這在臺州北面3個縣中屈指可數。
據統計,天臺產業用布、汽車用品、橡塑制品三大產業占到了全縣工業經濟總量的51.6%,規模上企業家數超過全縣規模企業的40%。
品牌代表著企業形象和實力,也代表著一個地方經濟的實力。成功的區域整體品牌能給企業帶來超越產品本身價值的附加利益,也能帶動一方經濟的繁榮。
但是,天臺的三大產業雖然擁有三張“國字名片”,但對外整體影響力不大,而且缺乏知名的企業品牌。
對此,縣里提出,天臺要突出重圍,必須加大發展橡膠制品、汽車用品和產業用布三大產業力度,打響三塊“國字招牌”,做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
要提高三大產業競爭力,最好的對策是兩條:整合資源,利用天臺人自身的銷售網絡廣布優勢,打響三大“國字招牌”;整合企業,并引導企業進行理念、信用、管理等一系列創新,爭創企業品牌,從而實現經營模式的創新。
思路明確了,天臺開始重點培育行業龍頭骨干企業,鼓勵企業革新技術、工藝,爭創中國名牌,注冊國外商標,利用企業品牌資源統一打響“天臺牌”。同時引導企業向同行業和相關產品推廣自己的品牌,有償使用品牌、商標,使名牌產品形成產業規模,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集聚發展。在市場拓展上,把企業品牌和天臺三塊“國字品牌”結合起來推介,向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同步延伸。
目前,在天臺橡膠制品行業,不少企業采用數控技術、智能儀表和工業計算機等先進設備,開發高壓、高速、精密、耐高溫、耐腐蝕等新產品,邁出了向旅游用品、工程塑料拓展的路子。最近,天臺縣最大的橡膠生產企業天際公司研發的鋼絲繩輸送帶受到了歐美、東南亞等廠家的青睞,一下子接到了好幾筆大額訂單。(來源:臺州日報)
關于我們 | About zj123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建議留言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最新資訊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傳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百強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