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供應]何爹瀏陽蒸菜
- 產品產地:
- 產品品牌:何爹瀏陽蒸菜
- 包裝規格:
- 產品數量:0
- 計量單位:
- 產品單價:0
- 更新日期:2017-08-28 10:30:32
- 有效期至:2018-08-28
-
![](/member/Default/img/xunjia.gif)
-
- 收藏此信息
何爹瀏陽蒸菜
詳細信息
 長沙何爹瀏陽蒸菜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原料加工、產品研發、技術培訓、加盟管理于一體的發展管理企業,也是市政府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企業立足瀏陽本土蒸菜文化,擷取傳統工藝,在瀏陽河之源——大圍山配建科學、生態的綠色原材料基地,統一供種、統一栽培養殖技術、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收購、統一制作方法,實現從田野到餐桌的全程監控。
     公司奉行“美味、價廉、優質、快捷”的經營理念,始終把“以加盟商為中心,為加盟商服務”作為企業經營宗旨,采取“統一原料、統一標準、統一口味、統一形象、統一管理”的整店輸出模式,大力發展和充分挖掘餐飲技術,弘揚飲食文化,逐步形成全國品牌,將企業發展為大型連鎖企業集團。
瀏陽蒸菜起源于湖南省瀏陽市瀏陽河的上游——大圍山腳下的東區鄉鎮,隸屬于湘菜系列。相傳明初時南京政權的朱元璋派兵與荊湘政權的陳友諒開戰,因瀏陽人支持陳友諒,朱元璋便血洗瀏陽,造成“地廣人稀、不見炊煙”的慘象,使瀏陽周邊省份的人口大量遷徙到瀏陽。據《瀏陽縣志》記載,“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長沙〕,瀏遭殲屠殆盡,奉詔招鄰縣民實其地”。于是外地移民紛紛遷入大圍山腳下插草為標,當時移民大都來自江西,成為當地人口的主要來源。明嘉靖年間,一批福建人避倭寇亂,逃入江西宜春,隨后,廣東人亦接踵而至,竟達數萬。他們搭棚而居,被稱為“棚民”,明亡后,“棚民”不斷反清,遭清廷捕殺,被迫逃亡。其中一部分潛入大圍山的深山僻壤,墾地開荒……這些遷入戶均保持原籍客家方言,世代相承,被稱為“客姓”,當時較平闊的地方均為江西移民居住,“客姓”只好進入山區定居。 客家人離親別祖,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千里遷移,來到瀏陽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客家文化。
同類型其他產品
免責聲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浙江民營企業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友情提醒:普通會員信息未經我們人工認證,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議優先選擇浙商通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