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測、設計資料的依據
1、             被保護建筑物所在地區的地形、地物狀況、氣象條件(如雷暴日等)和地質條件(如土壤電阻率等);需保護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群體)的長、寬、高及位置分布,相鄰建筑物的高度;各建筑物內各樓層及樓頂需保護的電子信息系統設備的分布情況;
2、             配置于各樓層或設備機房內需保護的設備名稱、功能及性能參數(如工作頻率、功率、工作電平、傳輸速率、特性阻抗、傳輸介質等);信息系統的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信息系統電子設備之間的電氣連接關系;供、配電情況及其系統接地形式;
3、             對已建(擴、改建)工程,除上述應收集勘測資料的內容外,尚應收集勘測下列相關資料:
1)、檢查防直擊雷接閃裝置(避雷針、帶、網)的施工狀況;
2)、防雷引下線的施工狀況及其信息設備接地系統的安全距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3)、高層建筑物防側擊雷措施及施工情況;
4)、強電及弱電豎井內線路布置是否合理;
5)、信息系統的安裝要求及系統設備特性相關資料,以及電源、信號線路進入建筑物的方式;
6)、總等電位連接及各局部等電位連接施工情況,共用接地裝置施工情況等圖紙及測試資料;7)、地下管線分布情況。
等電位連接與共用接地系統的設計
1、             為保證設備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所有各類電氣、電子信息設備均應采取等電位連接與接地措施。
2、             配置有信息系統設備的機房內應設等電位連接網絡,電氣和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機柜、機架、計算機直流地、防靜電接地、屏蔽線外層、安全保護地及各種SPD接地端均應以最短的距離就近與等電位連接網絡直接連接。連接網絡的基本結構型式有:S型星形結構和M型網形結構。對于復雜的信息系統,宜采用S型和M型兩種型式的組合。在建筑物內應設置總等電位接地端子板,每層或若干層豎井內設置樓層輔助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各設備機房設置局部等電位接地端子板。各接地端子板應裝設在便于安裝和檢查以及接近引入線的位置,避免裝設在潮濕或有腐蝕性氣體及易受機械損傷的地方,等電位接地端子板的連接點應具有牢固的機械強度和良好的電氣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