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當地媒體報道,新州房地產價格上漲推動了地價上揚,使得該地區地價總和首次突破1萬億元,這個數據是新西蘭國內生產總值(2070億新西蘭元/1900億澳元)的5倍。
        此次地價上漲扭轉了2013年地價整體下跌的局面,而目前龐大的住房需求使房價被推高,因此2014年地價有望進一步上漲。而地價上漲對于部分房地產投資者也不完全是好事,這一輪的地價上漲或使他們的納稅義務增加,同時也成為一些委員會考慮提高利率的因素。隨著住房需求的再一次上漲,悉尼內西區再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2013年初,史卓菲(Strathfield)領航悉尼的住房用地價格上漲,馬力圍(Marrickville)緊隨其后。2013年年底,地價收益一路往西發展,就連一度不受歡迎的奧本(Auburn)地價也以16.1%的漲幅領頭。此外,艾士菲(Ashfield)、馬力圍及萊德(Ryde)等郊區的地價收益刷新了以往的記錄。
        五年來,悉尼內西區一直是地價上漲的領航者,這反映了該地區房價較低以及民眾漸漸傾向于在近城區的地區居住。地價較低的地區比較受歡迎,這也很好的解釋了內西區出現如此強勁的住房需求和近乎全面上漲的地價的原因。巴拉瑪打和奧本地區地價在近5年也有所上漲,而馬力圍的地價在這5年間大幅上漲30%,漲幅超過寶活(Burwood)(27%)、艾士菲(25%)和博塔尼灣(Botany Bay)(25%)。
        盡管從整體來說,悉尼的住房用地價格普遍上漲,但房地產市場若以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住房用地價格將會進入瓶頸階段。胡拉勒(Woollahra)地區兩年來地價跌幅超10%,現中位價為123萬元,而莫士文(Mosman)上漲1.6%,已超過胡拉勒地區,中位價達130萬元。http://www.ozho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