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路面拋丸機處治的必要性
在進行混凝土表面涂覆或者鋪裝層施工前,首先應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治。混凝土表面 鋪裝層由于其厚度較薄,在承受荷載時需與水泥混凝土結構共同受力,故層間結合效果極為 重要,對水泥混凝土表面的處治效果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尤其是橋面鋪裝的破壞往往都成 為早期破壞的通病,對行車安全及舒適性造成很大的影響,后期維護費用也成倍增加,嚴重 影響公路的正常運營。
橋梁鋪裝層的破壞,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鋪裝層與橋面結構之間的結合不良。對于水 泥混凝土橋梁,導致層間結合不良的因素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
(1)水泥混凝土橋面的浮漿以及污染物 混凝土表面的浮漿以及污染物是層間結合不良的一個主要因素。首先,浮漿層在行車振動、水侵蝕作用下,很容易破碎,導致其上鋪裝層破壞;第二,水泥混凝土浮漿層表面光滑, 在鋪裝層中將形成一個隔離點,對層間結合極為不利,很容易出現層間剝離或滑動,使鋪裝 層成為一個單獨的受力層次,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出現很大的水平剪力和底部彎拉應力,橋 面鋪裝必然迅速破壞。因此,水泥混凝土表層浮漿和污染物是一個導致水泥混凝土表面鋪裝 層早期破壞的關鍵因素。
(2)水泥混凝土橋面粗糙度不夠 混凝土表面過于光滑,將直接導致層間粘結的不緊密,即將影響鋪裝層與水泥混凝土層的整體受力效果,易造成鋪裝層脫層、推移等病害的產生。故必須對其表面進行處治,以恢 復或形成其表面足夠的粗糙度,增強層間粘結性能。
(3)水泥混凝土橋面的碳化作用 混凝土隨著時間的增長,表面將逐漸碳化,碳化后的混凝土強度將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內聚力也將大大降低,除會影響與鋪裝層之間的粘結性能外,強度降低了的混凝土將對鋪裝 層形成一層隔離層,影響鋪裝層承受荷載時的整體作用,導致鋪裝層的過早破壞。
(4)砼的表面缺陷 混凝土表面缺陷主要是指混凝土外表面快干引起的表面皺紋、在外界壓力作用下引起的表面微小裂縫以及凹坑、缺口等。混凝土這些表面缺陷的存在,將形成鋪裝層與水泥混凝土 結構之間的隔離點,往往將成為鋪裝層病害出現的誘發點。
2. 目前常用混凝土表面處理技術介紹
目前橋面混凝土表面處理的常用技術主要有人工簡單處理、小型打磨機打毛、鋼絲刷打毛、銑铇機銑铇、施工期拉毛等處理方法。
(1)人工鑿毛、鋼絲刷打毛以及小型打磨機能簡單處理表面的浮塵,但處治不均勻, 無法清除浮漿,質量較差,進度慢。同時在處治時,會產生較大的灰塵,對環境也造成了較 大的污染;
(2)銑铇機銑铇后混凝土表面較為粗糙,效果也較好,但其缺點是由于铇深度不易控 制,可能損壞梁體結構,且施工時振動較大,不適用于橋面混凝土的處理。此外,其處治成 本也較高;
(3)施工拉毛也無法有效地清除浮漿,而且可能會影響混凝土養生期間的強度。
3. 路面拋丸機處治技術介紹
3.1 路面拋丸機處治技術簡介 路面拋丸機處治技術是目前專為解決混凝土表面處理而引進的一項新技術,路面拋丸機處治技術在國外已發展成熟,應用相當廣泛。 噴砂處治技術是采用專用混凝土表面處理設備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治,推薦采用路面拋丸機進行處理。路面拋丸機這類裝備又稱真空無塵拋丸機,其原理是將加速 的高強度的鋼珠或者鋼砂噴射到混凝土的表面,利用鋼珠的沖擊力撞擊表面軟弱的浮漿層、 污染物,與強度較高的下層混凝土剝離,從而達到一次性清除浮漿和污染物并得到粗糙的宏 觀構造的目的。機本身裝備除塵分離器,作業時產生粉碎的研磨料,灰塵和污染物質,用空 氣洗滌分離器完全分離和去除,避免二次污染,同時對可以再使用的研磨料依據拋丸機處理 回收。
3.2 路面拋丸機處治的技術特點 路面拋丸機技術將有針對性的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治,其主要作用或技術特點如下:
(1)表面處治效果好 路面拋丸機處治技術在徹底地去除表面的浮漿、灰塵以及其他污染物的同時,又不損壞混凝土層的強度;路面拋丸機將在表面形成均勻細致的坑槽,形成粗糙的宏觀和微觀構造;路面拋丸機可以有效 地消除混凝土表面的微裂縫、缺口等缺陷,形成均勻的表觀構造,消除混凝土的缺陷對鋪裝 層的受力隱患。
(2)自動吸塵,無污染 噴砂處治配備有自動吸塵裝置,在達到混凝土表面處治效果的同時,自動吸收產生的粉塵,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
4(3)使用方便,施工速度快 路面拋丸機處治工序簡單,只需噴砂機處治后即可達到業主的要求;使用時可跟據進度要求調路面拋丸機的數量,施工速度快,不影響工期。
(4)處理過的混凝土表面粗糙,增強了鋪裝層與混凝土層的層間粘結性能,大大提高 了層間的抗剪強度和結合強度,使鋪裝層的受力狀態大為改善,將有效地提高鋪裝層的使用 效果和壽命。
3.3 路面拋丸機處治成本分析 混凝土表面噴砂處治成本主要由人工費、機械費以及一些易損材料費用組成,根據業主處治要求的不同,處治成本在¥12 元/㎡左右。但由于對混凝土表面進行處治后,有效地增
強了涂覆層或鋪裝層與混凝土的粘結,將顯著提高鋪裝層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