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勝于雄辯。據了解,“十一五”起步之年的2006年,紡織全行業工業生產總值2.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56%,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9.6%;2010年,紡織全行業工業生產總值達到4.7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89%,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1.6%。與創造的工業總產值相比,紡織工業在減少污染方面并未拖全國的后腿。
而印染行業由于科技進步和企業節能減排意識的普遍增強,近年來印染加工過程中單位產品的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強度大幅降低。2003年噸纖維廢水排放量為81噸,2006年為68.3噸,2010年為66.6噸;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分別為13.1公斤、10.9公斤、8.6公斤;2006年噸纖維氨氮排放量為0.69公斤,2010年為0.47公斤。數據表明,我國“十一五”期間印染行業的減排效果非常明顯。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把“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別減少8%,氨氮、氮氧化合物排放分別減少10%”作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約束性指標。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紡織工業,也將節能減排視作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任務,在《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年)》中,把“在節能減排全面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的基礎上,大規模實現清潔生產,基本建立低碳、綠色、循環經濟體系”,作為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的六大目標之一,明確提出“發展少水及無水印染加工高新技術、研制節能減排型紡織機械”。
步入“十二五”的攻堅之年,2012年10月,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了《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繅絲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毛紡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麻紡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這些標準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標準確定了繅絲、毛紡、麻紡以及紡織染整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以及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等相關規定。
新規則的廢水排放標準已高于歐美及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以化學需氧量為例:我國現有企業排放限值為100mg/L,新建企業為80mg/L,特殊地區現有和新建企業為60mg/L。美國(BPT標準)對洗毛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限值為140mg/L,整理廢水為160mg/L,織物整理廢水為60mg/L。歐盟規定化學需氧量限值為125mg/L。日本國家標準規定化學需氧量限值為120mg/L。
這足以證明,為達到高于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排放標準,我國紡織行業、企業要承擔更多的財力和物力成本。
據紹興新三江印染公司總經理鄭永燦介紹,新標準實施之后,企業每噸污水的處理成本將增加2元左右,即由現在的每噸污水處理費2.5~3元增加至4.5~5元,增加的成本都要由企業承擔。他表示:“為了實現‘美麗中國’夢,我們印染企業必須要承擔增加治污設備、技術的投入成本?!?br />
據業內專家介紹,現在印染行業通過大規模技術改造,用大量節能、節水、降耗、環保的設備逐步取代和淘汰能耗水耗高、穩定性差的落后設備,尤其在東部沿海地區,世界先進印染設備的比重得到大幅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控制水平不斷提高,織物含濕率、熱風濕度、門幅、卷徑、邊位、長度、濕度、速差、預縮率、工作液濃度、液位、檢測控制等在線檢測技術已經在印染企業逐步推廣應用,其中織物溫濕度、堿濃度在線檢測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工藝效果和節能減排效果。
目前,我國有大批紡織印染企業正在像新三江公司一樣,為進一步減排做著富有成效的努力。相信,實現碧水藍天的“美麗中國”夢,我們并不遙遠。
我國在紡織工業各個環節,正在應用的先進節能減排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