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寶寶的聽力,是越早越好,聽覺是寶寶探索世界、認識世界、從外界獲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言語、音樂等能力的發(fā)生發(fā)展都離不開聽覺。要以“聽”促“說”,加以訓練。訓練寶寶聽力的方法有很多,使用最多、最廣的是和寶寶“交談”,讓他聽些悅耳的音樂。媽媽不妨在嬰兒的床頭放個音樂盒,讓孩子盡情地聆聽與欣賞。特別是聽覺在胎兒時就已經形成了,那么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生后如何對他的聽力進行訓練呢? 具體來說,寶寶新生的一天,即使他聽不懂,也要對他講話,讓他感受聲音的刺激。 一個月后,寶寶的聽覺集中了,就可將響鈴玩具掛在床頭,因為鈴聲可以引起他聽覺的集中。 兩、三個月后,當寶寶能傾聽并感受不同方位聲音的時候,就故意多從幾個方向發(fā)出聲音,如口哨聲、琴聲等聲音。 四、五個月時,寶寶已能分辨不同人的聲音,這時除了家里的每個人都和他說話以外,還可把寶寶抱到戶外,讓他聽陌生人講話,聽自然界里的其他聲音。 六、七個月時,寶寶能對不同的聲調進行分辨并有不同的反應。這時,父母可將自己平時說話的聲調、笑聲等聲音錄在磁帶上,放給寶寶聽。 八至十二個月的寶寶,已能分辨詞音,理解成人的詞意,并作出相應的如點頭、搖頭的動作。這時,爸爸媽媽可以用玩具電話和寶寶做打電話的游戲,說說話或是模仿一些聲音,來訓練寶寶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