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嬰兒來說,母親和自己不分彼此,他們是一體的。他/她對所處的環境也沒有直接的意識。在這個階段,他/她的安全感取決于兩樣東西。一是相對的可預知性:他/她的生活是經過校準、有節奏的,完全沒有意外—愛撫、盥洗、睡眠、進食,一切都有條理地重復著,沒有太大的變化—這套常規讓他/她對照料自己的人產生了信賴;二是人際關系的協調:父母的情感、動作以及臉上的表情都是協調的。接收到這兩方面的,嬰兒會感覺到安全,反之就會感到不安全。 提倡的態度:安全感是通過身體接觸建立起來的,比如視線、動作和深情的話語。經常抱著孩子,給他/她按摩,輕聲對他/她說話,這些也都是,好像在對孩子說:“寶貝,我愛你,我的生活中有你的位置,我花時間來照顧你,這對我也是一種快樂?!? 1~3歲:在冒險和安全之間 孩子發現自己擁有了移動的自主權,能夠獨自走向自己想探索的地方和物品了。在這個年齡段,自信建立在父母陪同他/她探究的能力上。父母應以鼓勵性的和令人安心的方式做這項工作,交替說著“對,你可以一個人做這個”和“不,你還太小”。如果父母顯得過于擔心,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給予孩子過大的行動自由,尤其是結果以事故告終的話,就會使孩子懷疑父母為他/她提供安全環境的能力。 提倡的態度:交給孩子一些小任務,比如讓他/她自己洗澡,這對孩子來說是獲得個人自豪感和主動性的源泉。在18個月左右,是肯定自己的階段,應該讓孩子盡可能多地作出個人選擇。比如,在兩雙鞋、兩本書、兩個玩具之間進行選擇,等等。通過確認自己的鑒賞力,他/她能學會作為一個主體去生活。 3~6歲:個人自主的道路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重要的事件可能就是上幼兒園了。孩子會發現,自己成為了由許多人組成的團隊的成員,需要服從父母之外的另一種權威。和同學相處或適應幼兒園節奏有困難的孩子,會感到自己的父母有欲望和能力來幫助他,被父母傾聽、理解和支持。孩子重申對父母的信任,這也是對自己的信任。在3~4歲時,孩子開始渴望屬于自己的時間,此時身邊沒有父母的身影。這既是為了釋放壓力,也是為了重新占有自己的空間。一個懂得讓孤獨時刻和人際溝通交替的孩子,今后將成長為一個具有自主性的成年人。他/她將會知道傾聽自己的欲望并讓欲望得到滿足,無負罪感地說“不”,從內在資源中汲取所有信心。 提倡的態度:為了捕捉孩子發出的(關于他/她的人際關系、他/她在幼兒園的生活、他/她的畏懼和疑慮等),而又不使其煩惱,帶著警覺去傾聽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在這個年齡,他/她會通過畫畫或做出一些物品、事情并交給父母去評價,以此來表現他/她的創造力。 過分的贊揚會讓他/她懷疑父母的判斷,擾亂他/她的自我評估。同樣,經常性的批評和專制的建議(“你更該畫這個或那個”)會導致孩子取悅父母超過自己的喜好,還會讓他/她懷疑自己的能力。 6~10歲:別人的看法 父母不再是孩子的鏡子和方位標。他/她還會被同學評價,被老師打分。孩子必須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脆弱之處,并且在與其他人的關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過分被父母保護,或過分“被放手”的話,孩子都會惶惶不安地畏懼外面的世界和社會生活。 學校里的一個低分,恰恰是給父母以機會,去了解孩子在行為或理解方面產生誤差的根源。一個相信“錯誤使人進步”的父母不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而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學業更加負責。在這個年齡階段,友情是極其脆弱的,排斥他人的現象十分常見。孩子是否擁 有渡過這些危機的能力,很大程度取決于父母區分“支持”和“干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