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級PP的概述PP的中文名字是聚丙烯,至今有100年的發展歷史,PP特點:密度小,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于低壓聚乙烯,可在110度左右使用。PP是一種半結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堅硬并且有更高的熔點。由于均聚物型的PP溫度高于0C以上時非常脆,PP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 適于制作一般機械零件,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主要使用含金屬添加劑的PP:擋泥板、通風管、風扇等,器械洗碗機門襯墊、干燥機通風管、洗衣機框架及機蓋、冰箱門襯墊等,日用消費品草坪和園藝設備如剪草機和噴水器等。
食品級PP的加工工藝 PP熔化溫度:225~285C,注意不要超過280C。 PP模具溫度:42~82C,建議使用52C。結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溫度決定。 注射壓力:可大到1850bar。 PP注射速度: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內部壓力減小到最小。如果制品表面出現了缺陷,那么應使用較高溫度下的低速注塑。PP流道和澆口:對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徑范圍是5~8mm。建議使用通體為圓形的注入口和流道。所有類型的澆口都可以使用。典型的澆口直徑范圍是1~1.5mm,但也可以使用小到0.8mm的澆口。 對于邊緣澆口,最小的澆口深度應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澆口寬度應至少為壁厚的兩倍。PP材料完全可以使用熱流道系統。PP成型特性1.結晶料,吸濕性小,易發生融體破裂,長期與熱金屬接觸易分解。 2.PP流動性好,但收縮范圍及收縮值大,易發生縮孔,凹痕,變形。 3.冷卻速度快,澆注系統及冷卻系統應緩慢散熱,并注意控制成型溫度.料溫低溫高壓時容易取向,模具溫度低于55度時,塑件不光滑,易產生熔接不良,流痕,95度以上易發生翹曲變形。
食品級PP的改性工藝在共混改性中必須注意不同聚合物之間的相容性,在相容性較差的兩種聚合物共混時,往往需要加入分別和兩種聚合物相容性都好的第三組分,稱之為相容 劑。例如聚丙烯和尼龍-6的相容性極差,單*機械的力量不能把二者混勻,此時如加入少許已經接枝有順丁烯二酸酐的聚丙烯,由于順丁烯二酸酐與尼龍-6的酰 胺基團可發生化學反應,就可以大大改善聚丙烯和尼龍-6的相容性。共混改性中需注意的是只有形成不完全相容的多相體系,同時又能使兩種聚合物達到相互均勻分散時,才能達到預期的改性效果。玻璃纖維是主要的增強材料,可以顯著提高PP塑料的拉伸強度。玻纖含量一般不超過40%,一般認為在纖維長度大于0.2mm時有改性效果,其玻纖的直徑在十幾個微米時效果較好。玻纖含量增大時,增強PP的加工流動性相應下降,但仍屬流動性較好的塑料。
食品級PP的市場前景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高分子材料加工設備的不斷進步和增容技術手段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共混體系可以采用動態硫化技術進行加工,這必將會導致一系列性能優良、成型加工方便、設計靈活的熱塑性硫化膠出現,傳統的硫化橡膠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多地被熱塑性硫化膠所取代,PP在工業領域和生活消費領域的應用必將得到更為迅猛的發展.PP在我國的銷量已一個月大約70萬噸左右,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消費國之一,隨著生活的多姿多彩PP產品越來越多,讓消費者感受到科學的優越性。
產品需要優化,當然也少不了產品的包裝更要方便 快捷化,我們的產品具有易撕鋁箔膜,將完美展現,一撕到底,再也不會為撕不開而帶來的小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