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褐煤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部、云南東部、東北和華南也有少量。在我國已發現的煤資源中,褐煤約占總量的12.68%。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和西南,其中內蒙古東部地區的褐煤占全國該煤類的77.55%,占本區煤炭儲量的45%,多屬于老年褐煤;云南的褐煤占全國該煤類的11.88%,占本區煤炭儲量的64%,多為年輕褐煤;另外,在黑龍江東部、吉林、河北、山東、廣東、海南和四川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其中海南全部為褐煤,黑龍江以及廣西褐煤儲量分別占本區儲量的34.7%和35.4%。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礦產煤。一種介于泥炭與瀝青煤之間的棕黑色、無光澤的低級煤。由于它富含揮發份,所以易于燃燒并冒煙。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來木質的痕跡。含有可溶于堿液內的腐殖酸。含碳量60%~77%,密度約為1.1-1.2,揮發成分大于40%。無膠質層厚度。熱值約為23.0-27.2兆焦/公斤(5500-6500千卡/公斤)。多呈褐色或褐黑色,相對密度1.2~1.45。
褐煤干燥設備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粉碎機、輸送機、進料器、熱源設備、回轉烘干機、出料器、引風系統、除塵設備、溫控裝置、電器系統等。褐煤主要用于發電廠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劑載體、吸附劑、凈化污水和回收金屬等。通常有兩種:(1)土狀褐煤,質地疏松而較軟;(2)暗色褐煤,質地致密而較硬。可直接用作家庭燃料、工業熱源燃料及發電的燃料,也可用作氣化、低溫干餾等的原料。焦化后的褐煤可制作為煤磚用于炊事和加熱;它也作為活性炭的來源,用于水的處理、復原黃金和提取碘。
隨著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煤炭等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已成重要課題,原來作為廢棄物閑置堆放的煤泥的充分開發利用已刻不容緩。利用寶貴的煤泥資源,使之變廢為寶,不僅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解決了煤泥堆放占用土地和污染環境等一系列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將煤泥脫水,利用煤泥烘干機、褐煤烘干機將原料濕煤泥脫水干燥,可以在保證被干燥煤泥、褐煤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將煤泥脫水至含水13%以下,提高燃燒效率,使煤炭資源更加充分利用。
褐煤干燥設備工作原理:以往的干燥方式一般采用離心式機械脫水,設備昂貴,產能低,脫水幅度小,通常只能一次降水10%左右。尚存15---20%的含水量。南洋機械H型回轉式褐煤烘干機,采取了將褐煤先破碎分散然后再熱力干燥的新技術,使物料的干燥處理實現了連續化、工業化和自動化。經褐煤泥烘干工藝處理后濕褐煤的水分可從25%~30%降到13%以下,用做燃料煤,完善煤炭洗選工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
回轉式褐煤烘干機,在保證被干燥褐煤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采用低溫四級烘干工藝,將褐煤水分蒸發至含水13%以下。一級烘干區在高濕狀態下經400℃高溫除去大部分水分,確保褐煤的化學成份不發生變化且不易燃燒;二級烘干區室溫300℃,通過中溫強力引風高產除水,確保褐煤不焦化;三級烘干區室內溫度120℃-210℃,利用滾筒內的破碎裝置,反復撞擊、打散物料,順流烘干;四級烘干區為高排氣區,室溫60℃-80℃,靠引風系統呈負壓的低溫熱氣流排除水份。http://www.dld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