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花泥鰍 內江盛豐水產 指泥鰍鰍卵孵化出膜后長至體長1.3厘米以下的幼小個體。 無論采用哪一種飼養方法飼養泥鰍,都離不開日常的精心管理。現將我場養殖經驗總結如下: 一、投餌施肥 1.餌料和肥料的種類 泥鰍的飼料分為動物性和植物性飼料。動物性飼料大概包括蠶蛹、蚯蚓、螺螄、河蚌、小魚及動物內臟等;植物性飼料大概包括有米糠、麥麩、豆渣、豆餅以及其他農產品加工廢棄物;以及天然水生餌料,如水蚤、絲蚯蚓、小昆蟲及水中的浮游動植物。小規模養殖者,可在附近的大水面比如湖泊、水庫、河溝撈取。若是較大規模養殖泥鰍,可以喂食成品的飼料或者自己利用田邊地角培育活餌料。 2.投餌施肥的方法 投餌是將成品料進行全池均勻潑灑投喂,使90%以上的泥鰍可以進行進食,避免以大欺小,導致部分小泥鰍吃不到料。泥鰍在不同生長階段和不同水溫時,泥鰍對餌料的要求不同,及時調整餌料的種類及投喂量。可以提高泥鰍的產量,水溫在20℃以下時,植物性餌料約占60%~70%,動物性餌料占30%~40%;水溫20℃以上時,逐漸調整為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具體是:水溫在20~24℃,動物和植物性餌料各占50%;水溫25~27℃時,動物性餌料調到60%~70%,植物性餌料降到30%~40%;水溫在28~30℃時動物性餌料又降到50%或更低。投餌量也要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調整,一般每天投餌量為:3月份,投餌量為泥鰍總重的1%~2%;4-6月份,投餌量為泥鰍總重的3%~5%;7-8月份,投餌量可增加至泥鰍總重的10%~15%;到9月份,投餌量則逐漸下降至泥鰍總重的4%。當水溫高于30℃或低于10℃時要減少投餌量或不再投餌。水溫適宜時每天分早、中、晚投喂三次,讓泥鰍“少吃多餐”,水溫較低時每天只分上下午投喂二次。 二、防逃、防缺氧 泥鰍具有天生的逃跑本領,遇梅雨季節或暴風雨,要做好防汛防洪工作。要檢查防逃設施的安全,進出水口的柵欄是否通暢。防止泥鰍在溢水時逃跑或從漏洞逃跑。夏季高溫陰雨天要注意防止泥鰍浮頭,特別是靜水養殖,要不時加注新水,若發現浮頭,應及時加注新水或采取增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