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午生 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并留校任教。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蘭州、臺灣、日本、韓國展出。有多幅作品被大型畫冊、報紙、雜志發表。出版有《周午生畫選》、《中國當代畫家·周午生專輯》、《當代中國畫壇十家精粹·周午生卷》、《當代名家工筆花鳥·周午生卷》。 999年《白頭春淺》入選中國當代牡丹書畫藝術大展,《雪》入選全國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覽。 2001年《幽谷先春》獲天津市首屆花鳥畫大展銀獎。 2002年《滿園清》獲《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銀獎?!秼善G醉色》參加大陸高等美術院校畢業生作品赴臺展覽。 2003年《滿園清》參加首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序列展,全國當代花鳥畫藝術大展并獲銀獎。 2004年《竹石圖》參加全國梅蘭竹菊中國畫大展。 2005年獲天津青年藝術節十佳優秀青年藝術家稱號?!冻柯稘裥聤y》參加’05全國當代名家邀請展。 2006年參加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歲朝昌和》參加2006韓國青年雙年展。 2007年《松鷹圖》參加日本國際現代美術展,廣東東莞舉辦首屆個人畫展,參加中國美協第二十次全國新人新作展,《暗香蹤影》入選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 2008年參加紀念日中友好條約締結30周年中國現代繪畫作品展。[1]? 多才多藝的周午生學教于天津美術學院,在這個擁有深厚花鳥繪畫傳統的美術學院里,吸納現當代繪畫思潮,他用一顆純真的心去感受自然,保持著樸素的一面。閱歷和知識并未使他的心靈蒙上世故的色彩,他能夠畫出當代最美也是頗具原創性的花鳥作品,無論是早期的相當工整的 重彩畫風,還是詩意悠然的工寫并合,或者是筆法比較自由的紙本水墨風格,再者即是淡雅清麗的沒骨花鳥。這從早期到現時一應俱全的花鳥作品無一不傳達出周午生深厚扎實的繪畫功底和穎悟的感受能力。前類作品風格的背后都有宋元典范與之遙相呼應。乍看之下,周午生似乎是在重復某種已經司空見慣的創作模式,但其結果卻出人意料的改變甚至是顛覆了這些舊有的模式。在周午生的工筆繪畫中,他為觀者提供了不再高大輝煌、不再教義味濃厚的繪畫風格,而是突出了高雅細膩,出人意表并且使人久觀長感之后才會恍然大悟的愉快經驗。 周午生從目光接觸的物象中發現了表層深處的內核之美,隨著認識的加深,薄薄紙張和五色已經承受不起表達所需,周午生只有最大限度地調動紙張和色彩的性能,才能使心中所悟有著一個完好的依附和最為深刻的表達,畫家每每靈光閃現,含蓄雋永中又多出一種人生感悟。從周午生的工筆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古法的重視,亦如先賢惲南田對古人古法的重視:作畫須優入古人法度之中,縱橫恣肆,方能脫落時垢,洗發新趣也。從周午生的工兼寫作品中,又不難發現他在古法之中的左右突圍和新意萌動,又能自成一格,開辟奇境、創發麗思的心理動能。而他的沒骨花鳥作品則在運筆設色的源流上得南田滋養甚多,但個人構思匠心的微妙則畢顯無遺。畫家的藝術創作靈感也在宇宙美跡中、在自然真宰中被發掘出來,象外之意表達無余,盡脫縱橫之氣,而不刻意求工求似,淡然處,周午生的作品已與高逸之品的境界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