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和降水作為重要的氣候資源,不僅是自然系統界限劃分的主要參考指標,也是反映地球表層系統水熱狀態的綜合指數。因此,研究山區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將有助于充分利用山區的自然資源,優化山區的自然環境,改善山區農業種植結構,促進山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在以往的山區水熱分布的研究上,大多沒有綜合考慮地形因子對山區水熱分布的影響。GIS技術發展,為山區氣溫和降水要素的空間分布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手段,使起伏地形下氣溫和降水的空間擴展研究成為可能。利用GIS技術對山區離散的氣象數據進行點向面的轉化,實質上是進行空間插值運算,而空間插值方法有許多種本文側重于對GIS在山區水熱分布的研究方法的討論,總結研究方法的優缺點,并對今后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1水熱空間模型水熱空間自相關模型氣溫和降水等區域性氣候要素的空間分布與其空間位置(經緯度和高程)、植被土壤、地形因子等地理要素有關。可以利用統計學方法將水熱值與各自相關的地理要素變量建立線性或非線性數學模型,對區域水熱值進行擬合。根據是否考慮空間自相關可以分為傳統回歸模型和空間回歸模型。聯系人:馬老師 聯系電話:010-5289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