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宣傳推廣臨沭傳統的歷史文化,為民間藝人和廣大青少年學子搭建展示、互動、傳承的平#臺#,讓廣大師生更好地了解臨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對傳統民俗文化的興趣。11月21日,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武玉芹、縣政協副主席朱梅等領導在縣教體局局長陸永春、正科級督學高志凌的陪同下到縣第三初級中學視察“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開展情況。 讓孩子們親近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校園”活動的目標之一。“莫氏絨繡”作為臨沂的傳統手工藝之一,在民間至少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是最基本的手工勞動,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耐心、恒心和審美。 本次視察活動就是想通過以縣第三初級中學等學校為點,讓更多的學生學習、了解臨沭的非遺文化,并以點帶面,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知曉、熱愛、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 如何讓非遺文化走進校園,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下一步,我縣將通過邀請民間藝人兼任學校輔導員、特長導師,定期開展“傳承人面對面”、“文化遺產日”、“非遺展演”等一系列宣傳和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活動。通過編寫地方文化特色課程,納入課表安排,每周開設一節課,對學生進行地方文化普及教育,為學生設計“非遺”專題作業,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取實踐課程。 據悉,臨沭柳編、莫氏絨繡、面塑、剪紙等多個民間藝術品種現已在我縣青云鎮中小學、玉山鎮益海小學、蛟龍鎮三株希望小學、鄭山街道中心小學等10多所學校開課。(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