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鼠(Musmusculus)的特殊性不在于形態上,而指的是其生態適應性甚強,一般滅鼠方法難以湊效。其生態適應甚強主要表現在:雜食;運動方式多樣化,能跑、跳、攀登;造巢條件不高,在墻洞、壁縫中可棲息,在衣被、家具、雜物及草堆中也可營巢繁殖;活動規律和節奏可隨環境條件而很快地改變;雖嗜溫,但化學調溫能力甚強,對較低溫度也能耐受等。此外,其攝食行為是間歇性的,每次取食量很少,給毒餌滅鼠帶來一定困難。
 它體型雖小,但危害較大,尤其是與其同域的黃胸鼠、褐家鼠被大量毒殺后,數量明顯上升,危害尤為突出。
 由于小家鼠較是特殊的種類,滅鼠時也要有特殊要求。現據幾年來有關的研究結果與實踐經驗作一綜合報道。
因小家鼠棲息條件不高,很小的縫隙里即能棲居,少量食物即能維持生命,因此,生態學滅鼠措施對它的影響較大,但工作必須細致、深入,諸如做到室內無洞,無縫隙,經常清除雜物,整理抽屜、書柜等;否則,它仍能維持一定的數量。
小家鼠型小體輕,對所用捕鼠工具的靈敏度一定要高,鼠夾用小號,布放地點之間小于2m;用鼠籠時籠網眼要小。群眾使用的碗扣、壇陷等方法效果也好;用粘鼠膠或粘蠅紙捕捉,安全有效。
多種毒鼠藥均可用于滅小家鼠。但根據它對毒物的耐藥力稍大而每次取食量小的特點,各種毒鼠藥的使用濃度應比殺滅褐家鼠要高,但每堆投餌量可減少一半。一般滅鼠藥餌用0.5~1.0g,敵鼠鈉鹽等3~5g。誘餌以各種種子為佳,少用水份多的瓜果蔬菜。投餌應本著多堆少量的原則。堆間距離最好為2m,一般不要超過3m,投餌應盡量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