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破碎機、篩分機組成的加工順序稱為破碎篩分流程。破碎流程一般包括破碎、預先篩分和檢查篩分作業,必要時還包括洗礦或預選作業。一個破碎作業與一個篩分作業組成一個破碎段,各破碎段組合構成破碎篩分流程。選礦設備廠具體選用何種流程,應根據具體條件來決定。現介紹選礦設備廠常用的一些主要破碎篩分流程。
(1)兩段破碎流程 兩段破碎流程有兩段開路和兩段一閉路兩種形式。采用兩段破碎流程的多是中、小型選礦廠,當原礦粒度較小或要求的破碎比較小時,可以采用。對破碎產品粒度要求不嚴格的情況下,可采用開路流程;反之,則應采用閉路流程。但采用閉路流程時,由于增加了二段檢查篩分,設備的配置較為復雜。
(2)三段碎礦流程 三段碎礦流程的基本形式有:三段開路和三段一閉路兩種,三段開路流程用于處理含水高的泥質礦石及易產生大量石英質礦塵礦石的大、中型
選礦廠。其優點可以簡化破碎車間設備配置,減少基建投資;其缺點是產品粒度較大、粒度控制不嚴格。三段閉路流程作為磨礦的準備作業,不論是井下開采還是露天開采的礦石,只要原礦含泥不高,都能有效地適應。因此該流程是大、中型選礦廠廣泛采用的破碎流程。
當處理含水較高的泥質礦石,或者在受地形條件限制等情況下。有時采用三段開路破碎加棒磨的破碎流程,即將細碎產物粒度放寬到25~30mm,另加一段棒磨作為細碎,相當于四段開路破碎流程。
(3)帶洗礦作業的碎礦流程 當原礦含泥 (-3mm)量超過5%~10%和含水量大于,帶洗礦作業的碎礦流程(5%~8%)時,細粒級就會黏結或結團,惡化碎礦過程的生產條件,如造成破碎機的破碎腔和篩分機的篩孔堵塞,嚴重時使生產無法進行。此時,應在碎礦流程中增加洗礦設施。洗礦作業一般設在粗碎前后,視原礦粒度、含水量及洗礦設備的結構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洗礦設備有洗礦篩 (格篩、振動篩、圓筒篩)、槽式洗礦機、圓筒洗礦機等。洗礦后的凈礦有的需要破碎,有的可以作為合格粒級。洗出的泥若品位接近尾礦品位,則可拋棄;若品位接近原礦品位,則需進行選別。
由于原礦性質的不同,洗礦的方式和細泥的處理等不同,因而流程多樣。某礦為矽卡巖型銅礦床,含泥6%~11%,含水8%左右,其洗礦流程破碎流程為三段一閉路。為使破碎機能安全、正常地生產,第一次洗礦在格篩上進行,篩上產物進行粗碎,篩下產物進入振動篩再洗。第二次洗礦后的篩上產物進入中碎,篩下產物進螺旋分級機分級、脫泥,分級返砂與最終破碎產物合并,分級溢流經濃密機緩沖脫水后,進行單獨的細泥磨礦、浮選。
本文來自選礦設備網
http://www.yoxksb.com
http://www.hcxkjx.com
地址:河南省鞏義市河洛路中段 
聯系人:康經理  
聯系電話:0371-64319666    
手機:13703929446
傳真:0371-64597529   H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