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頁印刷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有印刷,但在包裝統計時很多都只統計在紙、塑、金屬包裝中,未統計進包裝印刷,因此在包裝工業統計中,包裝印刷產值僅628億元,而在表1的印刷業統計中,不管是紙、塑、金屬等只要有印刷都統計在印刷產值中,所以在印刷業統計口徑中包裝印刷產值較大,約為1146億元左右。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參考《進行彩頁印刷包裝時顏色的選擇注意事項》 A.彩頁印刷包裝質量:采用同樣的印刷設備,如德國羅蘭、海德堡等設備,許多國內企業并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印刷精品,其主要差距是印刷工藝技術、印刷管理和印刷工人的技術素質低于美、日、德等發達國家。 B.機械質量:目前膠印機、柔印機、絲網印刷機、模切機、糊盒等印刷加工設備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仍很大。雖然國產凹印機,如陜西北人、汕頭汕樟、中山松德等公司正在追趕世界先進制造水平,但目前仍只能達到世界中端產品水平,與高端產品仍有較大差距。 C.材料質量:紙張、塑料薄膜、油墨、版材、橡皮布、膠輥等,雖然近10年以來國產材料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高端包裝印刷產品所用材料仍由進口唱主角(如煙標所用的油墨等材料,絕大部分仍依賴進口)。 D.軟件質量:雖然國內也有北大方正等大公司,在印刷企業的設計、管理軟件領域作出努力,并在國內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高端軟件仍被巴可等世界著名公司所壟斷。 中國彩頁印刷包裝的創新能力很弱,這不僅反映在支柱產業,如汽車、電子等行業,同樣也反映在包裝印刷行業。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花費巨資引進的汽車、電視機等產品的生產線及印刷機,我們只重視引進,其中不少還是重復引進,政府部門卻沒有幫助企業去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以縮小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實現跨躍式的發展。CTP技術、膠印機連線技術的知識產權掌握在外國業界手里,套筒技術、冷燙印技術也是國外的創新。30年來中國印刷機制造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距離,這都是因為中國的創新能力不強所致。 本文章由冠杰科技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gjkj888.com/article-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