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海家化聯合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王茁先生所經常感嘆的,我們的企業和世界500強相比最缺乏的東西是什么?是對于營銷的深刻理解.說白了,我們其實根本不懂得如何巧妙的把握消費者的心理。總是試圖用產品和數據來硬性推銷,告訴別人我的牛奶有多好喝,我們出產的轎車性能有多好,我們的化妝品是高科技產品等等。
可問題是,在我們推銷的越來越起勁的時候,卻忘了客戶想要了解的并不是你產品有多好,他們唯一并且永遠關心的問題是這個產品是否能滿足我的要求,我是否真的喜歡這個產品等等。
著名的營銷策劃專家葉茂中先生對這一點有著深入的研究,他曾對媒體表示,品牌對于受眾來說意味著一連串的故事,它們會帶給大家美好的甚至是詩意的聯想。這種好的聯想能夠使得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產品時,從物質到精神兩個層面都能獲得完美的體驗。就拿香水這種產品說事吧,新款的香奈爾香水廣告特別邀請了好萊塢新晉女性凱拉?奈特利擔綱出演,這朵英倫新玫瑰以擅長主演美麗凄婉的古典故事而出名,此次在香奈爾香水的廣告中她身穿紅色絲鍛晚禮服,在《傲慢與偏見》的導演掌鏡下演繹了一段華麗的派對愛情小插曲,讓人們仿佛夢回30年代的纏綿悱惻。里面只有幾個簡單的擦拭香水的廣告,擔人們對于這款香水的印象相比異常深刻,因為作為奢侈品的營銷行家,香奈爾公司想來懂得用經典浪漫的傳奇故事為自己的產品鍍上美輪美奐的金邊。
中國本土咨詢策劃專家賈昌榮先生,就在自己最新的營銷著作《營銷造夢》中系統的闡述了相應的理論,他指出企業要善于為消費者締造夢想。他坦言,消費者就如同演員,企業要善于為消費者搭建一個舞臺,讓消費者即興如戲。各種各樣的產品或是服務就是唱戲的道具,包括衣、食、住、行等諸多方面。消費者需要一種角色感,需要其身份通過消費產品或是服務得以彰顯,并得到社會的確認和認可。而這樣進行的營銷是通過一種氛圍和一種感受進行的,讓人們的內心也會覺得自己是確實喜歡并熱愛品牌本身。星巴克的經營依靠的就是所謂的“星巴克體驗”,它把咖啡看成載體,通過它傳承一種服務的理念。而星巴克一直強調所謂的第三生活空間,正是為自己做了一次巧妙的定位,除了家和辦公場所以外,你最想去的,最喜歡去的,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就是星巴克。
或者說穿了,所謂的隱形營銷,就是期望能從客戶自身的愛好出發,用一種2.0時代特有的平民精神,俯下身子來和你客戶做過零距離的交談,讓他們感覺到你并不只是想出售自己商品,你更關注他本身,你會去努力了解他的喜怒哀樂,他的人生渴望。像新版的摩托羅拉Q8手機,用一只表情豐富的小兔子當作代言人,并且模擬都市中年輕人的生活習慣,這么做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為了討好那些都市中總是長不大的成年孩子的愛好。是啊,你可以說手機就是為了接電話、發信息,但在這個信息不斷膨脹的時代,人們的壓力如此之大,對于卡通形象的喜愛無形中瀉露了人們的一種情懷,想要簡單開心的生活,不想過得那么累,希望像孩子一樣輕松,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