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顯示的是我們為老子故里和世界各地精心雕刻的老子雕像圖片---。
我廠高級石雕工藝師劉氏祖孫三代,是我國著名的偉人雕像專家。文革期間,大名鼎鼎的劉氏雕刻主席像聞名遐邇,劉老先生曾多次受到郭沫若和江青的接見。“主席雕像紅遍天,劉氏雕刻有其半”。
劉成林雕刻的老君造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石雕藝術瑰寶。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贊老君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時誕生),姓李名耳,字聃(音dan第一聲),漢族,楚國苦縣(今安徽省渦陽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老子他的著作、他的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歐洲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了對《道德經》的研究,到二十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黑格爾說:“中國哲學中另有一個特異的宗派……是以思辨作為它的特性。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這就是理性。這派哲學及與哲學密切聯系的生活方式的發揮者是老子。”尼采曾說:老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前蘇聯漢學家李謝維奇說,“老子是國際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一生研究中國,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著有多卷本《中國科技史》專著。他說,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參天大樹的根在道家。李約瑟越研究中國,越認識老子、道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越發相信老子學說的正確,越來越按照老子說的去做,他晚年干脆自稱是“名譽道家”、“十宿道人”。李約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個世紀國際上知名的漢學家,而他的最大貢獻是他發現了道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從而為上個世紀后半葉世界“老子熱”的形成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上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圣經》,其次就是《道德經》。美國《紐約時報》將《道德經》列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老聃長壽,一百六十余歲仙逝,鄰里皆來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 。 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高山仰止,我們懷著敬仰之心,雕刻再創作老子雕像。
1,手是與心相連的,我們的石雕工藝師強調:心手相師,手工藝就是心工藝!沒有人心的參與,任何一個工藝品都是機械是無心的。為什么我們雕刻的石雕工藝品能有動人心魄的力量,是因為工藝品本身是一顆很虔誠的心。選擇我們的工藝品,會使您的庭園、廠區、湖畔、寺院、賓館、旅游區或風景點增添美的藝術色彩,頗受廣大觀賞者的稱贊和客戶的信賴。本廠的產品遍布北京、上海、武漢、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公園、湖畔、廠區及各著名風景區,并已出口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豐姿多彩的雕刻杰作遍布世界各地。我廠作品石破天驚,燦若繁星----上海世博會,北京奧運村,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北京奧體中心、釣魚臺國賓館、中央軍委辦公大樓、北京西客站、北京亞運村、上海浦東機場、大連老虎灘群虎雕塑、深圳世界之窗、亞特蘭大奧運會藝術鐘塔、迪拜皇宮大酒店,烏克蘭國會經典微縮城堡等國內外知名工程都閃爍著我廠工匠的風采。河南開封宋都御街30噸巨型保朝大象,散發出傳統藝術的韻味;屹立在安徽的焦裕祿、雷鋒雕像,映現出人民的時代追求。立于日本足利市泗水町的大型孔子行教像,是世界孔子像之最;美國舊金山博物館收藏的“袖珍麒麟”,曾榮獲中國首屆工藝品獎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金獎;安放在韓國仁川市別立山下的大佛,高36米,由763塊石頭組成,氣勢宏大。韓國的“釋迦牟尼大佛”、日本大阪的“孔子雕像”、濟南泉城廣場的雕塑長廊、泗水泉林“中國第一馱碑”等優秀作品。“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勤勞善良智慧的我廠工匠用巧手賦石靈性,使美麗的傳說在我廠變成活生生的現實。我們將與時偕行,再接再厲“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切磋琢磨 精益求精”。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