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地震機構,結構破壞機理的研究和認識越來越深入,防震理論和防震措施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為了更加有效地保護建筑物結構及內部設備,儀器,網絡和裝飾物等不受損壞,19世紀末,20世紀初產生了隔震技術。傳統結構抗震設計方法是依靠提高結構構件自身的強度來抗御地震作用和結構構件自身的較小變形來吸收地震能量。盡管適當選擇塑性較好的位置和仔細設計構件的細部構造可以確保結構的整體性和防止結構倒塌的發生,但結構受迫振動及構件的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采用隔震結構比傳統的非隔震結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綜合安全,經濟,可行性等因素的考慮,倍受青睞的隔震技術是基礎隔震技術。
    基礎隔震是在上部結構和基礎之間設置隔震系統,通過隔震系統來限制和吸收傳入結構的地震能量。保障上部結構,設施及其內部人員的安全。                                                                                                                                                                 基礎隔震技術之所以得到廣泛應用,源于它優異的抗震和防震效果。建筑物通過采用隔震技術,可大大提高結構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或其它震動事件發生時,可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保持具體指揮及搶救功能型建筑的有效運行。當地震災難發生后,最致命的就是交通出現中斷,公路線中最薄弱的就是橋梁,所以對橋梁的防震處理是非常關鍵的。橋梁通過采用隔震技術,可避免橋梁在地震中受到損壞,從而減少交通中斷的概率。
    隔震橡膠支座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技術最為完善的基礎隔震系統。建筑隔震系統通常設在上部建筑和地基之間,多采用建筑隔震橡膠支座,橋梁的隔震系統通常設在梁體與墩臺之間,多采用橋梁隔震橡膠支座。
http://www.hszyx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