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名稱的由來 因樹上放養白蠟蟲,故取名白蠟樹,又是固沙樹種,別名中國蠟 蟲蠟 川蠟 黃蠟 蜂蠟;青榔木、白荊樹。木犀科白蠟屬植物的通稱,又稱梣(cén)。中國約有20余種,分布最廣的是白蠟樹。木材堅韌,耐水濕,制做家具、農具、膠合板等用;枝條可編筐;樹皮稱“秦皮”,中醫用作清熱藥。 習性特征 白蠟屬落葉稀半常綠,喬木稀灌木;鱗芽或裸芽。 葉對生,稀簇生,奇數羽狀復葉, 花兩性、單性或雜性,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 稀為簇生;花萼小,花瓣離生,稀于基部合生或無花瓣;雌蕊具一花柱,翅果,先端具翅;種子矩圓形。 代表種:白蠟成樹分布 產東北中南部、華北、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 習性: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頗耐寒,喜濕耐澇,也耐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堿性、中性、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篃焿m,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有較強抗性。萌芽、萌蘗力均強,耐修剪,生長較快,壽命較長。 用途 1.材質優良,可作家具及細木工用材; 2.枝可編筐; 3.枝、葉放養白蠟蟲,制取白蠟,是中國重要的經濟樹種之一。 4.在園林應用中可孤植、叢植、行植,宜作行道樹、庭院樹、公園樹等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樹冠卵圓形,樹皮黃褐色。小枝光滑無毛。奇數羽狀復葉,對生,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狹,不對稱,緣有齒及波狀齒,表面無毛,背面沿脈有短柔毛。圓錐花序惻生或頂生于當年生枝上,大而疏松;橢圓花序頂生及側生,下垂,夏季開花。花萼鐘狀;無花瓣。翅果倒披針形?;ㄆ?——5月; 白蠟果10月成熟。翅果扁平,披針形。 栽培概述 白蠟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對土壤要求不嚴,黃壤、黃棕壤等土 壤上均能生長。栽培技術 用種子及扦插繁殖.種子繁殖:3月份播種前將種子用溫水浸泡24小時,或混拌濕沙在室內催芽,待種子萌動后,可條播于苗床內,每1公頃需種子45kg.苗床管理注意適量澆水、中耕、除草、施肥.一般1公頃產苗30-45萬株 觀賞價值 該樹種形體端正,樹干通直,枝葉繁茂而鮮綠,秋葉橙黃,是優良的行道樹和遮蔭樹;可用于湖岸綠化和工礦區綠化。 生態價值 白蠟的生態價值很高,白蠟樹在園林綠化中,是重要的行道樹品種。許多道路使用白蠟作為行道綠化樹種。白蠟綠化效果好,移栽成活率高,而且造價低廉,是北方最常用的樹種之一。 藥用價值 白蠟是一種藥材性植物,具有止血,生肌,定痛,治金瘡出血,尿血、下血,瘡瘍久潰不斂,下疳等作用。它是一種名貴天然藥物原料,市場需求穩定,白蠟和白蠟蟲貨緊價揚。治慢性細菌性痢疾: 秦皮,生地榆、椿皮。水煎服。治急性肝炎: 秦皮茵陳、蒲公英各30克,黃柏9克,大黃9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