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臭氧作為千千萬萬既普通而又特殊的一種化學物質,由于其自身極強的氧化性、極優的消毒殺菌和防腐保鮮作用、無殘留、以空氣為原料用物理方法即可生產等特性,在全世界形成了一種獨立的產業——臭氧技術產業,隨之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發展達到了近幾十年來的最高峰。
臭氧技術作為環保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被列入新興朝陽產業,應用范圍極廣。臭氧按用途分為水處理、食品加工、醫療與公共衛生四個基本領域,各領域應用研究與適用設備開發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潛力巨大、貼近民生的醫療方向最為受到關注。
臭氧治療技術最早出現在意大利。意大利Siena大學Bocci教授從20世紀80年代即對臭氧的作用機理進行了大量基礎研究。研究表明,O3具有消炎、止痛及溶解髓核內蛋白多糖等作用。1988年,意大利醫生Verga首先將注射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間隙治療腰腿痛;90年代中期,Muto等將臭氧注入椎間盤及椎旁間隙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并于1998年報道93例,有效率78%;Albertini報告6665例從1994年至2000年的多中心的研究結果,優良率達80.9%。南方醫院介入科自2000年在國內率先開展該項手術,至2004年6月已治療450余例患者,有效率75.9%。鑒于此前國內無SFDA認證的臭氧治療儀,此項技術僅限于動物試驗及臨床試用階段。
多年來,臭氧技術在我國只是作為輔助醫療產品在醫院系統應用,而作為一種主導醫療方式應用于臨床,國內一些文獻記載或網上發表的文章都只是膚淺的基礎理論介紹,泛泛描述了簡單的注射方法和用量,但是缺乏臨床上大量和必要的應用實踐驗證,直接導致國內所生產的臭氧治療儀器大多數達不到治療所要求的操作精度和技術規范,臨床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現化學性燒傷、注射后患處疼痛加重等醫療事故和隱患。
面對國內外臭氧發生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加入WTO帶來的沖擊,國內臭氧發展領域憂患意識增強,加大了科研力度,做好基礎工作,從使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藝、學習新技術、拓展新領域等多方面入手,使臭氧醫療有了一定的發展,其中臭氧靶點微創介入療法為其中的佼佼者。
我國疼痛治療專家,有“國內臭氧第一人”稱號的王廣俠院長根據多年研究發明的三氧靶點微創介入療法,采用高濃度的三氧盤內注射注入突出的椎間盤髓核組織內,從根本上解決制疼原因,可以瞬時氧化髓核組織內的蛋白多糖及破壞髓核細胞,使蛋白多糖的功能喪失,細胞產生蛋白減少,髓核組織內的滲透壓不能維持,導致水分喪失而萎縮,從而降低椎間盤內壓力,使癥狀得以消除,達到治療的目的。這種療法注射后1-3月內都能基本恢復正常,另配合盤內注射迅速消除神經根的炎癥和水腫,既能讓癥狀馬上消失,突出的椎間盤又能徹底還原,所以遠期療效特別好,不人員反彈,治愈率可達97%。
三氧靶點微創介入療法能廣泛應用于椎間盤突出、風濕、類風濕、骨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頸椎增生等骨科疼痛及軟組織的慢性遷延性無菌性炎癥、婦科炎癥、肝炎、腫瘤等疾病,整個治療過程不用配合任何麻醉和激素、止疼藥等藥物,使患者遠離治療中的痛苦和治療后的毒副作用,治療快速、無需住院,2分鐘癥狀完全消失。
寒冬到來,大雪將至,臭氧治療為您帶來溫暖呵護,助您擁有健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