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一代蜂窩樓宇對講移動通信網絡在日本、瑞典、英國、美國、德國和法國等諸多國家廣泛投入運行。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絡基于模擬通信技術,采用的是頻分復用(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模式,網絡的容量基本可以滿足移動通信用戶的需要。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由于模擬技術的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絡已經顯得過時,集成電路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數字通信技術在第二代安防蜂窩移動通信網絡中的應用。如先進的數字語音編碼技術在保證話音質量的前提下可大大減少通信帶寬的需要――提高了網絡頻段資源的利用率;差錯控制技術增強了網絡的抗干擾能力――基站可以以低功率發射;數字加密技術可以保護數字化了的用戶語音、數據和網絡指令;身份證技術可以鑒別移動用戶的身份,有效防止身份假冒。所以第二代蜂窩移動通信網絡相比不僅性能優良,而且安全。1990個,泛歐數字安防蜂窩移動通信網(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率先在西歐各國開始運行,讓歐洲擺脫了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絡體制眾多互不相通的困境。GSM網絡在頻分復用(FDMA)的基礎上又采用了時分多址(F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來增加網絡容量。其后,澳大利亞、中國和一些中東國家也陸續采用GSM網絡,使得GSM網絡成為世界上覆蓋范圍最大的移動通信網絡。20世紀90個代末期隨著因特網與樓宇移動通信網的融合,低速率數據傳輸業務已經無法滿足移動用戶的需求,對高速率數據傳輸業務的需求推動著移動通信網絡走向第三代。為此,國際電信聯盟ITU就倡導制定一個全球統一的第三代蜂窩樓宇移動通信網絡標準――未來公共陸地移動電信網絡。1998年10月由歐洲、中國、日本、韓國和美國的電信標準組織聯合成立了第三代伙伴記計劃(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組織,旨在制定一種以IS-95核心網絡為基礎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標準CDMA2000。第三代樓對講移動通信網絡在本世紀初開始投入使用,日本的DoCoMo公司于2001年10月1日率先運營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以上我們簡單地回顧了樓宇對講移動通信的過去和發展現狀,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移動通信服務需求的雙重推動下,樓宇對講移動通信網絡仍將繼續不斷地向前發展,更完美地實現廣大樓宇對講移動通信用戶的通信服務需求。樓宇對講系統原理接線樓宇對講可視對講機報價維修樓宇對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