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斗菜提取物
蜂斗菜:別名 蛇頭草、水鐘流頭 黑南瓜、野飯瓜、南瓜三七、野南瓜、野金瓜頭。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粗,周圍抽生橫走的分枝,多少被白色茸毛或綿毛。葉基生,心形或腎形,于花后出現,長2.8~8.6厘米,寬12~15厘米,下面灰綠色,有蛛絲狀毛,邊緣有重復鋸齒;葉柄長達23厘米,初時表面有毛。花雌雄異株;花莖從根莖部抽出,莖上互生鱗片狀大苞片,有平形脈;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雌花白色,雄花黃白色,均有冠毛。瘦果線形,有5~10棱。花期4~5月。
生于向陽山坡林下,溪谷旁潮濕草叢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四川、湖北、陜西.
【來源】菊科蜂斗菜屬植物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Fr. Schmidt,以全草或根狀莖入藥。全草四季可采,根狀莖春秋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歸經】苦、辛,涼。
蜂斗菜早在民間被老百姓采鮮植物的根,攪汁外敷,用于: 消腫止痛,解毒祛瘀, 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發現:經過科學方法提取的
有效成分: 蜂斗菜素的肌肉松弛和解痙作用,在國外已被用在預防過敏性慢性鼻炎,和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