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的夜晚,在大山子的706車間,已經預謀多時的“中國設計”王一揚、張達、吉吉和高欣四人的時裝展在這里舉行。媒體和策展人對于新一代的中國設計師寄予了很大期望,這一代應該不同于中國以往的設計師,他們應該有自己的設計語言和更清晰的思路,而且,有自己的讀者群
在和他們的交談中,你很容易聽到侯賽因·查拉揚或者馬丁·馬吉拉這些設計師的名字,由于資訊傳播的便捷,這些在歐洲的小眾設計師已經成為新的icon,成為設計師們口耳相傳的名字,做一個像夏奈兒或者圣洛朗這樣聲名赫然的名牌,很多時候,并不是年輕一代設計師們的理想。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控制產量,建立自己的小型專賣店,為朋友們設計服裝,像山本耀司或者川久保玲那樣,讓服裝成為更接近藝術的設計語言,似乎對年輕一代更具吸引力。
706工廠的寬闊空間被巨大的防護網鋪滿,大量工地里用的塑料薄膜將空間做了簡單的分隔,現代舞團的年輕演員取代了時裝表演中的模特,他們的舞蹈也是當晚的主角之一。
張達的服裝首先出場,他用了我們小時候所穿的紅、藍羽絨服的面料,演員們在舞蹈時,身上的彩色塑料配飾“嘩嘩”作響。張達一直說這個系列做的時間很短,覺得不夠理想,當然,展出依然要進行,幾百雙眼睛不會了解設計師準備時間有多少。高欣的設計用了大量軍裝的元素,可穿性比較強,尤其是外套和夾克,但整體而言,設計手法并非特別新鮮。吉吉是第一次做時裝設計的展示,衣服更像是用在某場戲劇演出中,演員的舞蹈也非常夸張,經常用翻滾的動作表現寬大的裙子。王一揚的衣服被現代舞團賦予了新的演繹,兩個青年男女在《南屏晚鐘》的歌聲中,繞著一輛自行車談起了戀愛,現場有人鼓掌也有人輕笑,“這么具像”,我聽見有人說。整場時裝秀更像是一場現代舞表演。你很難說,眼前的服裝有足夠多讓你驚喜的系列,但每個人的作品中,還是能找到部分有趣的設計,尤其是王一揚的茶缸系列,設計思路更為清晰,想法實現的程度也最高,他的美學體系是一直持續的,當然,我對于在那些大棉袍外面的塑膠圓點有保留意見,即使是獨立設計,這樣似乎也走得太遠了,如果是要設計舞臺服裝,倒可以另當別論。
成都晉沙匯川服裝,成都服裝廠,成都制衣廠官方網站:http://www.hcfz028.com/,成都職業裝,成都工作服:http://www.huic028.com/,護士服定做,白大褂定做,醫師服定做:http://www.huichuanf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