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說,技術范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有可能顛覆產業結構和市場程式的根本性創新。這種集成創新創造了一個新模式,使各種要素在柔性、流動、簡約、精干的形式下重新組合,并導致精益管理創新,優化結構,極大釋放生產力,推進新一輪突破性甚至爆發性增長。
精細化管理的企業智慧
前段時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評出的“全國紡織行業管理創新成果大獎”,其中的一個主題就是“加強企業精細化管理”。業內有專家表示,范式創新是主導,精細化管理是支撐,精細化管理本質是變化而不是固化,是揚棄而不是維持,是創新而不是守舊,是質性的階躍而不僅僅是量的增長。
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85年和中國紡織大學(現東華大學)合作承建的原紡織工業部“七五”攻關項目——高速紡絲國產化項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項目于1986年元旦正式投產,從此企業踏上了生產滌綸長絲的發展之路,成立了沙洲縣滌綸廠(即企業前身),成為國內第一代生產滌綸長絲的企業。后來由于市場環境急劇變化,加上管理理念陳舊,企業發生嚴重虧損,難以繼續經營。2003年,企業通過徹底改制,組建了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面對國內外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蘇州龍杰強化以“以高科技劍走偏鋒、以差別化獨辟蹊徑”的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精細化管理。
江蘇龍杰認為,企業的生產要素都集中在現場,企業的效益源于現場,因此,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必須從現場抓起。公司在原有目標管理、價值分析及6s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細化,推出了各工段工作操作規范,形成了15套工段工作操作規范,從原輔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全部囊括其中。對產品生產流程的每個步驟規定了詳細的目標確定、操作要求和責任分工。這樣,現場的生產操作中的每一個步驟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從而使企業最終產品也達到了預期效果。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實用紡織品的仿真性、功能性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因此,作為紡織品基礎材料的滌綸長絲在仿真性、功能化、多樣性方面的推陳出新、品種開放顯得尤為重要。這樣,產品研發就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江蘇龍杰認識到,只有在做好做精老產品的基礎上,不斷探索下游產品對原材料各項特殊性能方面的新要求,以此作為研發方向,確立研發課題和方案,通過技術攻關,掌握新流程新工藝,推出新產品,企業的產品在市場上才能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確保競爭優勢。
成都晉沙匯川服裝有限公司http://www.hcfz028.com/,成立17年,提供:工作服定做,職業裝定做,T恤定做,校服定做,公司官方網站:http://www.huic028.com/,歡迎您前來http://www.huichuanfz.com/了解服裝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