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麗數據背后的商業模式變化更讓人欣喜,圖為我市服裝企業展出新款式。
近期,利郎、卡賓、九牧王等泉州服裝企業陸續發布2014半年報,從公開資料看,部分泉州服企的業績正在回暖,與此同時,由于企業通過主動關店的形式進一步優化和下沉渠道,其產品的適銷率同比也有所提升。
在數據背后,泉州服裝品牌從“跑馬圈地”式的快速擴張走向“精耕細作”,這一趨勢十分明顯,也讓我們對仍處在調整期中的泉州服裝業充滿期待。 □記者 溫文清部分上市服裝企業率先復蘇
近日,中國利郎公布,今年上半年純利增2.4%至2.48億元人民幣,每股基本盈利0.207元。
利郎隨后指出,在今年的秋季訂貨會上,主品牌“LILANZ”的訂貨總金額獲得單位數增長;副品牌“L2”的訂貨總金額增加10%至15%,增幅均高于今年春夏季訂貨會的增長。業界人士分析稱,利郎主品牌“LILANZ”的訂貨總金額獲得高單位數增長;副品牌“L2”的訂貨總金額獲得低雙位數增長,反映分銷商已逐步恢復信心。今年上半年,利郎毛利率上升0.9個百分點至40.9%,反映出報告期內原材料價格穩定、原創產品比例上升帶來成本節約的正面影響。此外,利郎的經營利潤率也上升1.9個百分點至27.1%,凈利潤率上升0.5個百分點至22.7%。
另一家香港上市服企卡賓,在不久前發布的2014年半年報中稱,2014年上半財年,卡賓凈利潤大漲47.1%,較去年同期7690.9萬元人民幣增至1.131億元人民幣,每股收益0.16元,較上年同期0.15元增6.7%。2014年上半年,卡賓營業額達到4.294億元人民幣,較上年3.354億元人民幣上漲28.0%,EBIDT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增長30%,從上年同期的1.236億元人民幣增至1.607億元人民幣。
卡賓董事會主席楊紫明認為,隨著國內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及人民收入的提高,中國服裝市場仍大有可為,前提是企業必須以定位和品牌取勝。
關閉低效店調整優化渠道
除了利郎和卡賓業績上升之外,受大環境影響,部分閩派服企業績出現了下滑,但是,一些企業宣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做出了主動戰略調整,目的是優化門店、提高效益。
前幾日,九牧王發布2014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97109.18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6.56%,營業利潤26815.71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1.03%;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21845.86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4.8%。九牧王稱,主要原因是終端消費持續低迷,為控制經營風險,公司放緩了開店進度,并關閉了效益不好的73家門店。
九牧王稱,關閉低效門店是公司主動進行的一項戰略調整。而實際上,在新品銷售方面,九牧王2014春夏直營褲類及上裝適銷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公司堅持以男褲為核心的品類戰略,強化褲單品的推廣,投入資源重點提升褲店形象;在優化渠道結構方面,關注新開店質量,優化開店流程和評估方法,加大對現有店鋪形象的整改和升級;同時全面啟動O2O項目,制定了線上線下同價款的具體實施計劃。
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當下消費者的需求更加個性化,對產品的要求更高,市場進一步細分;國內服裝企業零售增速下滑,進一步加大了銷售終端的庫存壓力和經營風險,促使服裝企業在業務模式和渠道結構上進行轉型升級。同時,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和移動互聯網的日新月異,電子商務業務迅速發展,也對傳統的零售模式產生了較大沖擊。
從這些上市服企的表現看,企業放緩了外延擴張的步伐,從主要依靠開店、提價等提升銷售的模式,向通過提升商品管理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和零售運營能力等提升店效的模式轉變。
另一方面,企業通過并購、多品牌運作等方式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并開始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電商發展模式。比如,2013年起七匹狼電商異軍突起,當年其電商業務實現營收約2.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目前,七匹狼正向O2O模式進軍。東北證券分析人士指出,當前男裝行業處于調整期,仍需等待拐點的到來,“企業需要找準自己的突破口,通過渠道的下沉和品類的豐富,來確保未來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