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十分關注城市設計,已經進入到城市規劃的體系當中。以往很多規劃師、設計師關注形態、關注體量,注重的是空間,努力把空間環境設計提高,但不一定看到這些與后面低碳的關系。在應對氣候變化的今天,如何把降低碳排放的手段跟空間城市設計的理念進行結合,結合點在哪里?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劉強說,城鎮的規劃和布局可能是碳排放影響的,因此首先要能有工具給出定量的判斷,就是碳鎖定,再來模擬制定不同的規劃。以明確和解決如何讓城鎮化的規劃定量地評估碳排放,不同的空間布局對于碳排放有什么樣的影響。城市的布局一旦建好以后再改很難,鎖定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更改成本非常高,所以前期的評估和設計非常重要。因此,需要這樣的模擬工具,不僅僅是借助一些方法學、大數據,這是我們現在在做的工作。 另外,過去做規劃的人就是做規劃的人,做低碳的人就是做低碳的人,真正融合的并不多,如果要在規劃里面,真正能夠體現這個低碳導向,必須變成一個多目標的,要考慮碳排放。這個過程中可能需要一些部門之間的協調,現在規劃部門跟其他部門有時候是割裂的,機構之間也是割裂的,融合起來,讓規劃形成一個多目標的規劃是比較關鍵的。 在城市規劃布局中實現減少碳排放,是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是視野與技術的結合,所涉及的問題必然方方面面,這是其難點和挑戰之所在。但應對氣候變化發展到今天,必須有所突破,這就是從根本上做起,實現系統、全面、細致的城市低碳發展,這實質也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要求。經濟能夠保證今天的利益,先進技術可以保證明天的利益,但是綠色可以保證永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