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銅鼎擺件 招財進寶鼎 商務送禮銅鼎 開業禮品鼎加工
中國青銅器是以器件的多寡與不同的組合形式來顯示不同地位、身份的貴族的。例如在商代盛行以觚、爵配對組合,一般奴隸主貴族墓葬常出土一觚一爵,身份高的則多埋藏幾套。西周則盛行鼎、簋組合。尤其當時形成“列鼎”制度,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都有一定的規矩。這種組合體現了一定的功能。這是中國青銅器的又一特點。了解這一點對于分析青銅器本身及其文化背景都有重要意義。
中國青銅器在鑄造工藝方面有自己的特殊傳統。外國鑄造青銅器用失蠟法,特別是印度,用此法可作很細巧的東西。失蠟法的范可以用幾次,產生一批形狀花紋完全一樣的青銅制品來。而中國不大用失蠟法,最早用失蠟法在春秋中晚期,在此之前是用合范法。對此外國曾有錯誤的看法。國外最早研究中國的銅器是從銅鏡開始的。因為銅鏡用失蠟法,所以開始認為中國是用失蠟法。但后來發現早期銅器并不是用失蠟法,于是又180.大轉彎,說中國無失蠟法,是從外國傳入的。這都不對。中國既有合范法,也有失蠟法。只是合范法在商代與西周、春秋時期大量使用罷了。合范法的特點是一般一范只作一件,青銅禮器中找不出兩個完全相同的器物,大部分青銅禮器的面目都不重復,是獨一無二的。這無疑增加了中國青銅禮器的藝術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