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云浮羅定龍眼管理者盧老板前年對2000株樹進行樹樁式的重回縮,由于沒有采用正確的技術管理,至今仍沒辦法掛果。他日前找到宇花靈技術團隊,希望技術人員指導他做好管理,促使龍眼盡早掛果,否則2-3年后樹體又會回到原來高高大大的樣子。
最近,宇花靈技術創始人阮經宙一行走進盧老板的果園了解情況,只見一株株龍眼樹矮化了,不到2米高,但每株的樹冠骨架都是圓圓的,大家看到這種情況不禁調侃說:“這是在培養圓圓的‘綠化樹’,哪里是在培養結果樹。” 盧老板說:“所以才想引進宇花靈技術,使果園龍眼樹變成矮個子,每個枝條壯壯的,全身掛滿一串串誘人的龍眼。” 在果園里,阮經宙具體闡述了樹冠大小可調控技術中的兩項技術——即量化留梢技術和控枝梢徒長、促結果母枝形成技術。現場參觀的人員還一起交流龍眼樹冠大小高產高效可調控可持續技術實施的步驟,如何管理枝梢,如何選留枝梢,培養結果母枝等。
為讓大家更真切了解,阮經宙在果園里親自示范修剪,整改圓圓的“綠化樹”要這樣量化留梢——枝梢老熟前要剪去過多枝條,剪去過細的、病蟲為害的枝條,根據樹冠大小每株留枝條50~90條,莖粗1.5-2.0cm的枝樁保留2枝新生枝條,嫩梢部份只留一枝其余疏去,做到量化留梢(如圖3),結果母枝的粗度要達1厘米以上。大家對比修剪前后發現,強化疏枝量化留梢后更加通風透光,植株光合作用更強,很有利于植株集中養分到培養的枝梢上。
阮經宙說,正確修剪、量化留梢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投資減半效益倍增的效果。不正確的修剪,會使果樹往“高大空”方向惡性發展,無法做到樹冠大小可調控可持續發展(如圖4)。阮經宙還提醒大家,僅僅依靠樹體自身積累營養還很難達到花芽分化的要求,需及時噴施宇花靈2號,用人為因素來促進樹體積累,促使樹體營養迅速提高。枝梢老熟前,是樹體吸收營養最佳時期,在晴天噴施宇花靈2號兩次以上最為理想。
 
 
 
 
 
宇花靈研究團隊技術顧問:龍嬌月
技術咨詢電話:1887879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