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體化系統的設計、安裝和材料質量,設計合理、安裝規范、材料合格是水肥一體化的基礎。實施水肥一體化,重要的是管理,符合實際情況的澆水、施肥制度是保證水肥一體化效果的關鍵。滴灌上肥只灌溉根系和給根系上肥。因而一定要了解果樹根系散布的深度。簡單的方法即是用小鏟挖開根層查看濕潤的深度,然后能夠判別是不是存在過量灌溉。或許地里埋設張力計監控灌溉的深度。
不能單純地為立項目而發展滴灌。滴灌工程的論證設計必須科學合理,水肥一體化,講求實用性和系統性,切忌盲目立項,用于不適宜的作物和地塊,要充分顧及當地滴灌協調管理能力。合理立項后,要加強系統設計配置上的監管,除了合理布局滴灌管、滴頭等施肥器,還應合理配備過濾、施肥、調壓控制及監測等設備,能為節省投資而任意減少或簡化設備環節。預計今后滴灌畝造價繼續降低的空間越來越小,不能一味單純追求降低造價。滴灌推廣不能搞“運動”強迫農民接受。實現農民自主大量投資滴灌和使用滴灌還需一個較長的過渡階段,對此,應有清醒認識,不可一蹴就。  
水肥一體化技術系統分里面主要是有墑情設備(帶有土壤溫度、土壤水分、EC液溫、土壤緊實度、等傳感器)、視頻監控設備、報警設備、控制器、施肥設備等裝備,基本可以做到按照數據進行灌溉和施肥。節約了肥料和水資源。還節省了很多人力。
水肥一體機融合了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新技術。水肥一體化設備是借助壓力系統(或地形自然落差),將可溶性固體或液體肥料按土壤養分含量和作物需肥規律和特點,配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相融后利用可控管道系統形成灌,均勻、定時、定量浸潤作物根系發育生長區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終保持疏松和適宜的含水量,同時根據不同的蔬菜的需肥特點,土壤環境和養分含量狀況。蔬菜不同生長期需水,需肥規律情況進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設計,把水分、養分定時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
水肥一體化系統通常包括水源工程、首部樞紐、田間輸配水管網系統和灌水器等四部分,實際生產中由于供水條件和灌溉要求不同,施肥系統可能僅由部分設備組成。
水肥一體化也分很多種灌溉方式,以滴灌為例吧,物聯網的滴灌施肥系統主要由水源工程、首都樞紐工程(包括水泵及配套動力機、過濾系統以及施肥系統)、輸配水管網(輸水管道和田間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