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液以較高的速度由進料管沿切線方向進入分級旋流器,由于受到外筒壁的限制,迫使液體做自上而下的旋轉運動,通常將這種運動稱為外旋流或下降旋流運動。外旋流中的固體顆粒受到離心力作用,如果密度大于四周液體的密度(這是大多數情況),它所受的離心力就越大,一旦這個力大于因運動所產生的液體阻力,固體顆粒就會克服這一阻力而向器壁方向移動,與懸浮液分離,到達器壁附近的顆粒受到連續的液體推動,沿器壁向下運動,到達底流口附近聚集成為大大稠化的懸浮液,從底流口排出。分離凈化后的液體(當然其中還有一些細小的顆粒)旋轉向下繼續運動,進入圓錐段后,因旋液分離器的內徑逐漸縮小,液體旋轉速度加快。由于液體產生渦流運動時沿徑向方向的壓力分布不均,越接近軸線處越小而至軸線時趨近于零,成為低壓區甚至為真空區,導致液體趨向于軸線方向移動。同時,由于旋液分離器底流口大大縮小,液體無法迅速從底流口排出,而旋流腔頂蓋中央的溢流口,由于處于低壓區而使一部分液體向其移動,因而形成向上的旋轉運動,并從溢流口排出。
 
 
故消耗動力大,但占地面積小、價格便宜,處理量大,分級效率高,可獲得很細的溢流產品,多用于第二段閉路磨礦中的分級設備。 
脫水旋流器是用于分離去除污水中較重的粗顆粒泥砂等物質的設備。有時也用于泥漿脫水。分壓力式和重力式兩種,常采用圓形柱體構筑物或金屬管制作。水靠壓力或重力由構筑物(或金屬管)上部沿切線進入,在離心力作用下,粗重顆粒物質被拋向器壁并旋轉向下和形成的濃液一起排出。較小的顆粒物質旋轉到一定程度后隨二次上旋渦流排出。構造及原理:
分級旋流器由上部一個中空的圓柱體,下部一個與圓柱體相通的倒椎體,二者組成水力旋流器的工作筒體。除此,水力旋流器還有給礦管,溢流管,溢流導管和沉砂口。 
脫水旋流器用砂泵(或高差)以一定壓力(一般是0.5~2.5公斤/厘米)和流速(約5~12米/秒)將礦漿沿切線方向旋入圓筒,然后礦漿便以很快的速度沿筒壁旋轉而產生離心力。通過離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將較粗、較重的礦粒拋出。 
水力旋流器在選礦工業中主要用于分級、分選、濃縮和脫泥。當水力旋流器用作分級設備時,主要用來與磨機組成磨礦分級系統;用作脫泥設備時,可用于重選廠脫泥;用作濃縮脫水設備時,可用來將選礦尾礦濃縮后送去充填地下采礦坑道。 
水力旋流器無運動部件,構造簡單;單位容積的生產能力較大,占面積小;分級效率高(可達80%~90%),分級粒度細;造價低,材料消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