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51woodenbox.net/在審美視覺疲勞以及審美視覺轉向理論影響下,竹包裝傳統美學、歷史美學和文化美學有了空前發展的機會。我國在包裝設計方面,可重新審視竹包裝文化國際化的視覺傳達。
竹包裝用材和設計多樣性屬性,使竹包裝中國文化元素得到了盡可能的開發。生長于莽荒野地的原生太竹子,設計成中國地方性包裝文化國際化的視覺傳達載體,必須研究竹包裝傳統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審美意象和民族文化視覺傳達審美標準。
審美意象指人的情、意和像的心理認知復合結構,是包括情感體驗、審美意識、認知對象古老的綜合性思維。審美意象來自現實,反映現實,作用于人并固化人對現實世界的形象認知。所以,審美意象是客體表象主觀化與主體心智認知客觀化的構成互動。主客觀的高度統一促使人類固化認知,并以知識和經驗的方式傳承下來。正如人們看見梅林生津止渴,看見桃林春意盎然,看見松林油然蒼桑,而看見竹林必有涼意頓生的感覺。
竹包裝材料悠久的使用歷史說明一個問題,即竹包裝材料一定要滿足人們使用的期望值。器物使用價值表現為人們的認可或滿意程度。竹包裝地方性傳統文化審美標準取決于兩個方面:其一是物用的便捷和耐用。竹子為多年生植物,生產成本低,制成品價格低廉,使用廣泛,經久耐用,物美價廉,非常符合漢民族傳統特色文化價值的核心評價標準。其二是竹子生長分布地域廣,與漢民族不同地域的生活和文化傳統結合緊密,表現出竹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性。但其根本的共性卻是民居宅室、居家庭院的裝飾性植物。隱匿在翠綠竹林的家家小院,不僅是人們田園詩歌般生活的憧憬,也是生活美學的崇高境界。這兩個方面形成了漢民族的竹包裝文化審美價值觀,究其原因是因為竹的種種品性,符合千百年來漢民族心理給定的文化審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