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鷺宏康要以建設協同發展示范區動員大會精神為指針,樹立四種觀念:一是樹立全產業鏈的觀念,要改變過去那種抓蔬菜就是抓基地、抓生產的觀念,要一二三產業統籌發展,把更多精力投向加工和營銷環節。二是樹立精品觀念。改變我市蔬菜產業“有山無峰”的局面,必須樹立精品意識,立足于打造亮點、制高點抓工作,盡快抓出幾個國內知名的蔬菜園區、蔬菜品牌。三是樹立質量觀念。立足于打造京津冀等周邊大城市的“放心農場”,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建立從產地到消費終端的全程質量安全控制體系。四是樹立品牌觀念。要打造蔬菜大市強市,必須打造德州蔬菜品牌,品牌出名氣、品牌出效益,品牌就是競爭力,要堅定不移地把鷺宏康蔬菜品牌做大做強。</p><p></p><p>鷺宏康力爭到2016年逐步建成設施露地互補,名優產品眾多,蔬菜品牌知名,四季穩定供應的300萬畝優質安全蔬菜基地。二是全面提升質量。大力創建高標準蔬菜園區,每年新增蔬菜園區20個以上,新增三品認證20個以上,到2020年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占比60%以上,藥殘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三是建立完善的產業鏈條。積極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蔬菜加工業,提升5大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建設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網上交易。到2020年建成從產地到消費終端、一二三產融合、運行高效的蔬菜產業鏈條。工作上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p><p></p><p>(一)建設基地。一是大力發展設施蔬菜。到2020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穩定在300萬畝,發展“三個一百”,即100萬畝日光溫室,100萬畝拱棚,100萬畝露地菜,形成設施露地互補,四季穩定供應的優質蔬菜供應基地。二是抓好園區創建。以高標準蔬菜園區創建為重點,以打造工廠化生產基地為目標,通過加快土地流轉、招商引資、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新園區、擴建提升老園區,每年新增高標準蔬菜園區20個以上。三是進一步擴大規模。以企業、合作社、市場為龍頭,以土地流轉為手段,以三大板塊為重點,打破縣市界限,整合區塊土地資源,“連大塊成大片”,努力提升區域化、規模化水平。 </p><p></p><p>(二)提升質量。一是抓好投入品監管。通過層級負責、聯戶聯保等制度措施,嚴格投入品管理,推動放心農資進村入戶。二是抓好標準化生產。通過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積極推進蔬菜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加快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每年新增“三品認證”20個以上,確保到2020年“三品認證”蔬菜面積占蔬菜總面積的60%以上。三是建立基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為每個規模化基地配備檢測設備,實施基地準出制度,杜絕不合格產品出生產基地。四是建立全程質量追溯體系。率先在標準化基地實施質量全程追溯制度,建立蔬菜生產檔案輸入系統和蔬菜產品質量查詢系統。通過物聯網技術的使用讓消費者了解蔬菜生產從種到收的全過程。</p><p></p><p>(三)品牌創建。以300個高標準蔬菜園區為依托,全力打造“鷺宏康蔬菜”品牌。積極推動資源整合,每個縣市區確定一個主推品牌,統一注冊、統一宣傳、統一包裝、統一標準,重點培植、形成“拳頭”。通過開展品牌推介、產品展銷等促銷活動,努力把“蔬菜”、“香菜”等傳統特色品牌,以及“陵縣”西葫、“杲牌”黃瓜等地方主產品種打造成知名品牌。</p><p>(四)產業升級。一是升級蔬菜園區檔次。蔬菜產業園區“有山無峰”的局面。要從三方面入手,一要走出去“學”。學習先進地區的建設經驗、管理經驗。二要請進來“建”。京津大企強企,加大工作力度,請進來在我市建設高檔次蔬菜園區。三要傾全力“促”。要集中領導、集成技術、集約項目,促大培強。二是升級產業鏈條。將育苗、植保、采收等技術性強.</p><p> </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