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ISO22000認證公司/合肥HACCP認證代理機構
 ISO22000標準的特點有哪些?為滿足組織開展HACCP體系認證的需要,國際標準化組織農產食品技術委員會(ISO/TC34)成立了WG8工作組,參照質量/環境管理體系國際標準(ISO90001/ISO14001)的框架起草了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國際標準(ISO22000).2004年6月,ISO發布了ISO22000國際標準草案(DIS稿),進入各成員國為期5個月的表決階段,并計劃于2004年第四季度發布最終國際標準草案(FDIS).預計ISO將于2005年下半年正式發布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對整個食品鏈中組織的要求》。這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繼ISO9000和ISO14000后用于合格平定的第三個管理體系國際標準。ISO22000將國際上最新的管理理念與食品安全控制的有效工具——HACCP原理有效融合,必將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縱觀ISO22000(DIS)標準,其以下特點引人注目。一、食品安全管理范圍延伸至整個食品鏈對于生產、制造、處理或供應食品的所有組織,食品安全的要求是首要的。這些組織都應認識到,對表明并充分證實其識別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加,并認識到影響食品安全的諸多因素。這個標準的要求可用于食品鏈內的各類組織,如飼料生產者、食品制造者、運輸和倉儲經營者、分包者、零售分包商、餐飲經營者,以及相關組織,如設備生產、包裝材料、清潔劑、添加劑和輔料的生產組織。食品安全與食源性危害在食品消費階段(由消費者吸收)的水平和存在的危害有關。由于在食品鏈的任何階段都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因此通過整個食品鏈進行充分控制是必需的。所以,食品安全是基于通過食品鏈的所有參與者共同努力而保證的連帶責任。認識到組織在食品鏈所處的角色和地位,是確保在食品鏈內有效地相互溝通,以供給最終消費者安全食物產品所必需的。圖1列舉了食品鏈中典型相關方之間溝通渠道的可能范圍。圖1食品鏈溝通實例ISO22000以“前提方案”的概念替代了傳統的GMP(良好操作規范)和SSOP(衛生操作程序)概念。前提方案是一個可替代詞,根據食品經營組織在食品鏈中所處的位置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可包括以下一個或幾個環節:GMP(良好操作規范)、GAP(良好農業規范)、GHP(良好衛生規范)、GDP(良好銷售規范)、GVP(良好獸醫規范)、GPP(良好生產規范)、GTP(良好貿易規范)、基礎設施和維護方案,以及操作性必備方案(SSOP和其他SOP).
      二、管理領域先進理念與HACCP原理的有效融合過程方式、系統管理及持續改進是現代管理領域先進理念的核心內容。任何將所接受的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都可以視為過程。組織為了能有效地運作,必須識別并管理許多相互關聯的過程。一個過程的輸出會直接成為下一個過程的輸入。組織系統地識別并管理過程以及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稱之為“過程方法”.所謂系統管理,即針對設定的目標,識別、理解并管理一個由相互關聯的過程所組成的體系,有助于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系統方法的特點在于它圍繞某一設定的方針和目標,確定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活動,識別由這些活動構成的過程,分析這些過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關系,按某種方式或規律將這些過程有機地組合成一個系統,管理由這些過程構成的系統,使之協調地運行。持續改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包括改善產品的安全特性、提高過程有效性和效率所開展的所有活動。通過測量分析現狀、建立目標、尋找解決辦法、實施解決辦法、測量實施結果、直致納入文件等活動,實施不斷的PDCA(計劃、實施、檢查、改進)循環。以上原則在ISO22000(DIS)標準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食品安全目標導向建立一個系統,以最有效的方法實現組織的的食品安全方針和目標。由組織的最到管理者制定食品安全方針,并進行相關的溝通。最高管理者應確保組織的食品安全方針與其組織在食品鏈中的位置相關,確保食品安全方針符合與客戶商定的食品安全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確保食品安全方針在組織的各個層次上得到溝通、實施和保持,并對其持續適宜性進行評審,同時確保在食品安全方針中充分闡述溝通的作用。食品安全方針應得到可測量的目標的支持。2、過程的識別和危害分析組織應策劃和開發安全食品實現所需的過程,在實施前提方案(包括基礎設施、維護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基礎上,對食品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后果的嚴重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進行危害分析并確定顯著危害,作為HACCP計劃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組合控制的對象。3、體系的實施和運行有效的安全產品生產,要求和諧地整合不同類型的前提方案和詳盡的HACCP計劃。基礎設施和維護方案用于闡述食品衛生的基本要求和可接受、更具永久特性的良好(操作、農業、衛生等)規范,而操作性前提方案則用于控制或降低產品或加工環境中確定的食品安全危害的影響。HACCP計劃用于管理危害分析中確定的關鍵控制,以消除、防止或降低產品中特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在危害分析中,組織確定所采用的策略,以通過組合前提方案合HACCP計劃確保進行危害分析。
       4、體系的監視和測量監視測量除了HACCP原理所包含的關鍵控制點的監控之外,還包含危害分析輸入的持續更新,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計劃中要素的實施和有效性,基礎設施和維護方案,體系運行后危害水平降低的績效,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最終產品的測試(必要時),內部審核等。對以上內容的驗證結果再進行評價和分析,對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計劃的組合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確認,將驗證和確認的結果輸入持續改進。監視和測量建立在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的基礎上,對數據和信息的邏輯分析或直覺判斷是有效決策的基礎。依據準確的數據和信息進行邏輯推理分析,或依據信息作出直覺判斷是一種良好的決策方法。利用數據和信息進行邏輯判斷分析時可借助其他的輔助手段,如統計技術等。5、持續改進體系持續改進是組織的一個永恒的目標。組織應通過滿足有關安全食品的策劃和實現的要求,持續改進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輸入包括內部外部的溝通、管理評審、內部審核、驗證結果的評價、驗證活動結果的分析、控制措施組合的確認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更新。
合肥ISO22000認證公司/合肥HACCP認證代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