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螺桿直徑(DS) :螺桿外徑,常用 60~150mm,直徑增大,擠出機輸送能力增大,生產能力提高。 (2)螺桿長徑比 L/DS:工作部分的有效長度與直徑之比,通常為 20~40,長徑比大,混合 均勻,減少逆流和漏流。要求塑化時間長,如硬質塑料、粉狀塑料或結晶塑料,長徑比要求較大。熱敏性塑料,受熱易分解,長徑比較小。 (3) 螺槽深度 H:H 小時,產生較高剪切力,有利于塑化,但擠出生產率降低。H 較大, 則反之。H 沿著螺桿軸向變化。 (4)螺旋角θ:螺紋與螺桿橫截面之間夾角,θ增大,生產能力提高,剪切作用減小。介于 10~30 度之間。 (5)螺紋棱部寬 E:太小則漏流增加,產量降低;太大則易局部過熱。0.08~0.12 DS。 (6)螺桿與料筒間隙:大小影響擠出機生產能力和塑化效果。較大時,剪切力變小、生產能力下降、物料熔融塑化慢。過小,強剪切力易引起物料受熱降解。0.1~0.65mm。
圖 2 螺桿示意圖 H1 送料段螺槽深度;H2-計量段螺槽深度;D-螺桿直徑;Q-螺旋角; L-螺桿長度; e-螺棱寬度; S-螺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