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起源于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8000多年了。龍是中國古人將蛇、鱷魚、馬、鷹、鹿等動物結合而成的神物,具有騰云駕霧,興風雨,利水電的本事。人們將美好事物與龍相結合,賦予龍吉祥安康的寓意。 在中國古代,龍是水神,有普降甘霖,治理水患的天職。因此龍的精神也就是造福人類的精神。在中國歷史里廣泛流傳著中國龍的傳說,例如岑港老白龍、鯉魚躍龍門等。在中國古代建筑中同樣隨處可以見龍的圖騰文化,例如九龍壁,龍柱等等。由此可見,龍在炎黃子孫的心里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華大地自古以來都是龍的發源地,是龍的家園。龍文化廣泛的滲入到社會中的各個層面,不管是工藝美術,建筑名勝,還是詩詞歌賦。影視歌曲等,龍都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以盤旋。飛騰、躍飛等形式,體現著不可或缺的文化,彰顯其高貴、威嚴的氣質。 8000年的龍文化,在中國民間也有深厚的積淀。數不清的民風與民俗及民族節日與龍有關。例如端午節的賽龍舟、云南瑤族的龍頭節等,龍對中國的戲曲藝術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戲曲中,直接以龍為角色、以龍的故事為情節的并不多,僅有《柳毅傳書》、《張生煮?!泛蛽段饔斡洝犯木幍摹蛾愄陵P》、《絕龍嶺》、《釣魚船》等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