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窩夾套的設計原理:
各蜂窩點以正方形或正三角形排列方式組成,由于蜂窩夾套的間歇比普通夾套的間歇要小,在相同劉亮狀態下流通截面面積較小,流體在腔內流速顯著增加(比一般的整體夾套高3~10倍),并且流體在與蜂窩點內多次相碰撞后形成局部小渦流,此時大量的蜂窩在夾套起著干擾流體流動的作用,流體在流經蜂窩點時就產生擾流現象,不斷改變流體流動方向和流動速度,形成紊流,破壞或減薄了原來的層流層,使冷熱交換加速,從而大大增加了其傳熱效果,對于傳統的夾套式反應釜或者換熱結構形式,由于蜂窩換熱的結構形式對容器的強度計算不是按照壓力容器的計算方法來計算容器的壁厚,降低了了外層夾套的壁厚和內筒體的壁厚,提高了換熱效率。夾套反應釜
二、蜂窩夾套的結構形式:
蜂窩夾套結構的所有蜂窩底部沖有圓孔,在圓孔周邊將夾套與筒體焊接起來,形成蜂窩狀結構,使蜂窩夾套與內筒體連接為一個整體,由于蜂窩夾套焊接在內筒體上,將夾套內部分成一個以四個焊點為界的小矩形容器,可將夾套內流體的壓力對夾套及內筒體的作用看作為承受均布載荷的周邊固定支撐方形板,板的邊長等于相焊點的間距,這種方式極大的改善了夾套和內筒的受力情況,蜂窩夾套與內筒體間距~10mm左右,其蜂窩點的排布有正方形和三角形排列兩種,蜂窩點間距一般為50mm、65mm等,(見下圖)。
三、蜂窩夾套反應釜設備組成:夾套反應釜
設備由釜體、釜蓋、蜂窩夾套、攪拌器、傳動裝置、軸封裝置、支承等組成,與釜內物料接觸處的釜體和零部件均采用304、321、316L不銹耐酸鋼板制成,符合GMP標準,設計制作、制造、驗收按照GB150-2011《鋼制壓力容器》技術條件和要求。攪拌形式可根據需要選用框式、錨式、漿式等;密封采用衛生級機械密封或者普通的機械密封,可以保證罐內的壓力及防止罐內物料泄漏而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橡膠、農藥、染料、醫藥、食品,用來完成硫化、硝化、氫化、烴化、聚合、縮合等工藝過程。
四、蜂窩夾套反應釜的特點:
1、由于蜂窩的獨特形式,流體在通過蜂窩時,形成充分的紊流和渦流使換熱交換速率加快,比傳統的夾套換熱效率要高出2-3倍。夾套反應釜
2、蜂窩夾套容器的內筒體壁厚是傳統的外盤管反應釜壁厚的60%左右,是傳統的夾套式反應釜的30~50%,能節約大量設備原材料的成本,在節能減排和材料成本控制上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和創新意義。
3、蜂窩由專業的軟件設計、專用磨具來制造、專用的驗證性裝備來驗證其結構和功能的可靠性及穩定性,能保證設備的穩定、高效、長效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