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氣膜
脫氣膜介紹
XH-T系列脫氣膜是控制液體脫氣、供氣的中空纖維膜組件。具有致密表皮層的獨特中空纖維不透過液體,只透過氣體,適合用于液體的脫氣、供氣。
 
主要用途
· 超純水的脫氧、脫二氧化碳
· 鍋爐供水的脫氧
· 超聲波清洗機用水的除泡處理
型號一覽表
請根據不同的處理流量、運行壓力等使用條件、尺寸等選擇適合的產品。
型   號處理流量(L/h)膜面積(m2)耐壓(MPa)XH-T40401000約150.10    XH-T60402500約350.10    
優良的耐久性
XH-T系列脫氣膜,具有致密表皮層與內部的支撐層完全融
為一體。并非復合而成的結構。這種一體化結構,不僅
是性能優越,耐久性也很好。通過采用具有致密表皮層
的中空纖維脫氣膜,可以將凝結水的產生控制在較低水
平。
                   
脫氣膜不同與過濾膜
過濾膜過濾超過一定大小的顆粒,水直接透過膜的微孔。脫氣膜只透過氣體,而不透過液體。
特征性能參數
☆、膜外徑:350~360μm
 
☆、膜內徑:250~260μm
 
☆、膜壁厚:50μm
 
☆、微孔孔徑:0.01~0.2μm
 
☆、透氣率:>7.0×10-2(cm3/cm2 ·S· cmHg)
 
☆、孔隙率:45~65% 
 
☆、水通量:1T/H/支(0.10Mpa/25℃); 2.5T/H/支(0.10Mpa/25℃);
 ☆、單支面積:15m2/35m2
☆、型號:XH-T4040/ / XH-T6020
☆、脫除率:≥85%(單級)
 
☆、工作運行跨壓≥0.1Mpa
 
☆、膜材料:采用進口膜絲材料
 
☆、對應大規模化的超純水供給設備
 
☆、由于不使用氮氣,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轉(進行脫氣處理需要使用真空泵作為氣體移動的動力源。)
 
制造方法:不使用一切溶劑和其它添加物質
 
運行條件:
 
單級膜組件:脫氣率:85%
 
兩級膜組件串聯,脫氣率:95%
 
·源水要去除游離氯、臭氧等氧化性強于脫氣膜組件的物質。 
 
·對于城市自來水,在水溫<30攝氏度時,游離氯<1ppm。
 
膜組件放置位子與方向性
 
垂直放置: 
·水必須下入上出,如果串聯,前一個膜組件的出水必須從下一個膜組件的下部進入。 
·位于下面的出氣口必須高于水環真空泵的入口,這樣可使積水流至水環式真空泵。如圖
水平放置:
·僅在真空模式,氣口須高真空泵的入口,并將可能的積水導向下方。
如圖  
·氣端口應與其它每一個成 180°。出氣端口必須高于水環泵的入口,這樣可使積水流至水環式真空泵。
給水要求 
建議給水需經5微米預過濾。過濾精度取決于水的組成,必要時須做調整。如果給水中有可吸附或凝聚的粒子,建議采用更嚴格的過濾精度。
·為防止細菌滋長,可在停機期間采用充入殺菌劑(殺菌劑源水要去除游離氯、臭氧等氧化性強于脫氣膜組件的物質),監視殺菌劑的液位以保證效果。
 
 
脫氣工藝流程
 
 
 
  脫氣膜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氣/液膜分離工藝過程,通過抽真空、抽真空+N2等方法可使水中的O2脫除率大于90%/96%,通過吹氣、抽氣+吹氣等的方法可使水中的CO2脫除率大于85%/98%,用戶還可通過脫氣膜串聯等方法進一步提高脫氣效果。
(1)脫液體中二氧化碳
 采用反滲透RO和電脫鹽(EDI)或連續電脫鹽(CDI) 的系統用水必須降低水中的二氧化碳(CO2)含量。高電導率的電脫鹽(EDI)或連續電脫鹽(CDI) 進水將會降低其出水的電阻率值。水中溶解的CO2是造成水中高電導率的主要原因。脫氣膜提供了一種清潔,無維護保養和無需任何化學添加調整PH值的從水中去除二氧化碳CO2的方法, 去除率可達到99.9%。如果在EDI 或CDI 前去除二氧化碳,那么,就會可以讓電脫鹽(EDI)或連續電脫鹽(CDI)產出更高水質的產水,可使原來一級反滲透+EDI的出水電阻率從原來的1.0兆提高到18兆。當進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去除后,EDI/CDI對硅和硼的去除率也會隨之提高,從而使一級反滲透+脫氣膜的出水完全取代以往二級反滲透出水作為電脫鹽(EDI)的進水成為可能。
(2)脫液體中氧氣 
 脫氣膜廣泛地用于從水中除氧和其他液體除氧。氧氣O2對很多工藝過程有負面影響;氧氣會腐蝕和氧化材料。在電力和其他工業領域,如果沒有進行脫氣, 管道,鍋爐和設備很容易被腐蝕。脫氣膜提供了一種無需化學品添加和大型脫氣塔的易于操作,模塊化的水中脫氧方法。還提供只須一個步驟就可達到同時去除氧氣O2和二氧化碳CO2 , 和氮氣控制的好處。在半導體領域的靈活應用在半導體和薄膜平板工業領域,高含氧量會導致低良品率。在微電子領域,脫氣膜能滿足<1ppb 的溶解氧指標并提供性能擔保。完全提供一種取代脫氣塔的完美方案。
常見的應用范圍
-去除溶體中的氧氣 ( 小于 1 ppb) 
-去除溶體中的二氧化碳 ( 小于 1 ppm) 
-去除溶體中的氮氣 -控制氣體濕度 
-去除液體中的微泡(如: 光阻劑﹑色墨﹑乳劑) 
-向溶體中的添加氫氣以控制溶氫量 
-向溶體中的添加氮氣以控制溶氮量 
-向溶體中的添加二氧化碳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