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原指佛教的入道之門,現在泛指廳堂的外門,也就是居室入口的一個區域。源于日本,專指住宅室內與室外之間的一個過渡空間,也就是進入室內換鞋、更衣或從室內去室外的緩沖空間,也有人把它叫做斗室、過廳、門廳。在住宅中玄關雖然面積不大,但使用頻率較高,是進出住宅的必經之處。在房屋裝修中,人們往往最重視客廳的裝飾和布置,而忽略對玄關的裝飾。其實,在房間的整體設計中,玄關是給人第一印象的地方,是反映主人文化氣質的“臉面”。
玄關的概念,源于中國,過去中式民宅推門而見的“影壁”(或稱照壁),就是現代家居中玄關的前身。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禮儀,講究含蓄內斂,有一種“藏”的精神。體現在住宅文化上,“影壁”就是一個生動寫照,不但使外人不能直接看到宅內人的活動,而且通過影壁在門前形成了一個過渡性的空間,為來客指引了方向,也給主人一種領域感。
現代家居中,玄關是開門第一道風景,室內的一切精彩被掩藏在玄關之后,在走出玄關之前,所有短暫的想象都可能成為現實。在室內和室外的交界處,玄關是一塊緩沖之地,是具體而微的一個縮影,是樂曲的前奏、散文的序言,也是風、陽光和溫情的通道。
按《辭海》中的解釋,玄關是指佛教的入道之門,演變到后來,泛指廳堂的外門?,F在,經過長期的約定俗成,玄關指的是房屋進戶門入口的一個區域。玄關是客廳與出、入口處的緩沖,而這里也是居家給人“第一印象”的制造點。從風水上來講,玄關不宜太狹窄,要有五尺以上,不宜太陰暗,不宜雜亂等。一般說來,出現在這個地方的布置物件也不少,古董擺設、掛畫、鞋柜、衣帽柜、鏡子、小坐凳等。
一般設計玄關,常采用的材料有木材、夾板貼面、雕塑玻璃、噴砂彩繪玻璃、鑲嵌玻璃、玻璃磚、鏡屏、不銹鋼、花崗巖、塑膠飾面材以及壁毯、壁紙以及當今比較流行的魔塊背景墻等。
隔斷是指專門作為分隔室內空間的不到頂的半截立面。傳統意義上,所謂隔斷是指專門分隔室內空間的不到頂的半截立面,而在如今的裝修過程中,許多有形隔斷卻由家具等充當,比如屏風、展示架、酒柜,這樣的隔斷既能打破固有格局、區分不同性質的空間,又能使居室環境富于變化、實現空間之間的相互交流,為居室提供更大的藝術與品位相融合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