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雪佛蘭4S店認為雪佛蘭汽車,是美國歷史文化的一面鏡子,一提起它,就像提到雪佛蘭nba、好萊塢一樣這些與美國息息相關的名字。從1909年發展至今,它走過了將近100年的歷程,它具有令人驕傲的歷史和傳統,這種歷史和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1909年,通用汽車公司(gm)的創始人威廉姆 .杜蘭特(william durant)先生邀請聲譽卓著的瑞士賽車手兼工程師路易斯。雪佛蘭(louis chevrolet)幫助他設計一款面向 大眾 的汽車。而當時的通用汽車公司還只不過是一個新建立的小企業,距離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商還有幾十年。 “雪佛蘭”的名稱便取自這位瑞士賽手三兄弟之姓,即路易斯·雪佛蘭(老大)、亞瑟·雪佛蘭(老二)、蓋斯頓·雪佛蘭(老三)。而它的圖形商標是抽象化了的蝴蝶領結,象征雪佛蘭車的大方、氣派和風度。
1911年11月3日,雪佛蘭汽車公司誕生了。第一輛雪佛蘭汽車——classic six——于1912年在底特律面市。這是一款具備諸多標準配置的五乘員旅行小轎車。它甚至還專門配備了一個工具箱。其缺點在于價位過高,即2,150美元,這在當時可是不小數目,只有富翁們才買得起。盡管如此,雪佛蘭公司在1912年仍售出了2,999輛classic six汽車。
1914年,雪佛蘭公司推出第一款四缸汽車--雪佛蘭fours,并迅速在美國駕車族中流行。而定價490美元的''490''小轎車更成功幫助雪佛蘭公司將1917年的汽車銷售量提高到19萬輛。從此以后,雪佛蘭公司一直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并且很快就在美國四座城市建立了工廠,并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零售商體系。1918年,在被通用汽車公司(gm)并購后的第一年雪佛蘭汽車的銷售量就超過了所有其他gm品牌的汽車,并在20世紀的多數時間內保持了這樣的優勢。
1918年,雪佛蘭公司開始制造卡車,第一個產品是在490汽車平臺上設計的一款輕型卡車。
到 1920年,雪佛蘭公司銷售量達到150,000輛,占到gm銷售總理的39%。在20年代中,雪佛蘭公司在若干概念方面走在了前面。例如,可允許用戶選擇車體類型,每年改變一次車型,并在常規黑色基礎上增加其他顏色。實際上,黑色最終被棄用,而藍色和綠色成為主流顏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依靠這些堅固耐用的汽車,并引發了美國卡車生產的一個高 潮。
1927年,雪佛蘭公司終于在銷售量上超過了其競爭對手福特公司。一年后,雪佛蘭公司銷售量首次超過100萬輛。
1934年,雪佛蘭公司成為率先推出獨立前懸掛系統的汽車制造商,該系統可極大地改進行駛和操縱性能,并可極大地降低輪胎磨損。因為當時的道路大多仍崎嶇不平,所以消費者非常喜歡這種新技術。同時在30年代推出了具備創新技術的suburban carryall車型,該款汽車就是今天的全尺寸suv汽車的前身。到30年代未期,雪佛蘭公司已經做到“每天每隔40秒種就會有人購買一臺雪佛蘭汽車。”
1941年,雪佛蘭公司再創記錄,其制造出160萬輛小轎車和卡車。但是,隨著美國逐步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雪佛蘭公司就把工廠全部投入制造和供應戰備物資,為歐洲和太平洋戰區的盟軍提供支持。
1945年戰爭結束之后,雪佛蘭公司重新開始制造民用小轎車和卡車。1949年,第一輛全新設計的“戰后”雪佛蘭汽車以兩款決然不同的風格,動感更強的瘦長型fleetline “fastback”和styleline “bustleback”下線。
在1950年代期間,美國人對歐洲跑車型小轎車越來越著迷。而雪佛蘭公司也適時地推出了滿足這一需求的產品_巡洋艦(corvette)汽車。自從該設計概念于1953年亮相以后,雪佛蘭公司就收到了消費者的無數請求,希望能盡快生產此款汽車。corvette汽車由此誕生,并且成為率先采用玻璃鋼車體的批量生產小轎車。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一個不尋常的標志。
1950年面市的powerglide是第一臺低成本自動變速汽車。盡管很多人,乃至一些媒體對此提出了質疑,但是自動變速汽車很快就在消費者中流行開來。1954年,雪佛蘭公司率先推出肋力制動器、車座和車窗等技術。卡車銷售量在50年代也持續穩定地增加。1956年推出的cameo carrier成為美國第一種平滑側面小卡車。它也是同類產品中第一部采用較大底盤和舒適車廂,能同時滿足商業和個人用途的小卡車。
在 60年代期間,雪佛蘭汽車注重性能和動力,多數雪佛蘭汽車均裝備功率強大的v8發動機。雪佛蘭汽車能滿足美國人多種多樣的駕駛品味,進而成為60年代銷售量最高的品牌。
1969年,雪佛蘭公司在美國市場推出四輪驅動開拓者多用途運動汽車。這是一款獨一無二的卡車——與其他競爭產品相比,車體更大,內部空間更寬闊,動力更強勁。它是suv領域的龍頭產品,并開創了市場對于四輪驅動汽車的新需求。它既是一款“運動小卡車“,又是四輪驅動越野車。購買者可選擇在開拓者汽車上配備軟車頂或硬車頂。
在1970年代早期,美國人對小轎車的態度產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比20世紀任何其他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