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是國內建筑領域少人涉足的一片神秘之地。雖然它與生俱來的厚重與清雅是一些現代建筑材料無法效仿和媲美的,但因施工難度大,可變因素多,又使其始終難以被國內的業主和建筑師所采用,也就更鮮有成功的范例。
  清水混凝土是物質發展到一定程度,工藝要求極高的產品,素面朝天看似簡單,其實比金碧輝煌、銀裝素裹還難弄得多。
 
          在我國,清水混凝土是隨著混凝土結構的發展不斷發展的。20世紀70年代,在內澆外掛體系的施工中,清水混凝土主要應用在預制混凝土外墻板反打施工中,取得了進展。后來,由于人們將外裝飾的目光都投諸于面磚和玻璃幕墻中,清水混凝土的應用和實踐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直至1997年,北京市設立了“結構長城杯工程”獎,推廣清水混凝土施工,使清水混凝土重獲發展。近年來,少量高檔建筑工程如海南三亞機場、首都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航站樓、東方明珠的大型斜筒體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
隨著綠色建筑的客觀需求,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返樸歸真的自然思想的深人人心,我國清水混凝土工程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道路橋梁、廠房和機場,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應用。由中建一局二公司作為總承包商建設的聯想研發基地,被建設部科技司列為“中國首座大面積清水混凝土建筑工程”,標志著我國清水混凝土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是我國清水混凝土發展歷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如今,隨著清水混凝土行業不斷發展,忠嶺建筑裝飾已成為清水混凝土行業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