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艾瑪國際專業產后恢復機構.68552696.http://www.cdemma.com.
一、進“點”補
冬季人們為了抗寒,便開始進補了,但是補也要因時而異。冬天屬水,而人體的腎亦屬水,到了冬季,腎較易受到傷害,故而冬季應以補腎為宜。五味中咸是入腎的,而甘是克腎的,能夠了解這個理論,在冬季進補時就可以有一些選擇。
冬季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食補方法因人因地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對于不宜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
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切不可不顧實際情況,全家上下齊進補。冬令進補時,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二、出“點”汗
冬季屬陰,養生應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其不能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這樣“暖”是達到了,但是“暖”過頭了,反而容易引發病癥。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
特別是現代人冬季頻頻沐浴,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水熱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病。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較合適的,南方冬季3天洗澡一次較合適。至于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三、喝“點”粥
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常吃此類粥具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此外,還可常食可安神養心的桂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和胃理腸的鯽魚粥等。
四、早“點”睡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人們要“早臥遲起”。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痹缢责B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此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利于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要注意保暖,多曬太陽,外出注意防寒,減少冷空氣對身體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