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詢兒童心理咨詢孩子厭學怎么辦孩子不上學怎么辦青少年叛逆怎么辦青少年厭學怎么辦孩子叛逆怎么辦燕園博思厭學心理咨詢叛逆心理咨詢 初二的他為什么不想上學 青少年心理咨詢導讀: 一位母親近來來訪,她很煩惱。兒子上初二,近來不知道為何一說到學習,臉上就呈現煩躁的神態一拿到書本,就呵欠不斷做作業時也磨磨蹭蹭,拿塊橡皮也能拿半響。母親讓他把第二天的書看一看,他就沖母親說一句:“沒什么可看的。”母親追問了半響,他才冒出一句:“學習真沒意思,真累!”他的母親很是焦慮,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開門見山地告訴她,他如今很厭學,也正要找家長來聯絡呢! 孩子的這種對學習的反應,實際上是厭學的一個典型案例。對學習煩躁、厭煩,不想學,但又不得不學,于是出現了消極應付的情況。 心理專家分析: 厭學是青少年學習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種現象,它是學生對所學課程或授課教師產生心理不相容的一種消極情感的外泄。具體表現為:對學習無興趣上課注意力分散,不認真聽講思維緩慢、情緒消極作業拖拉馬虎、敷衍了事學習效率低下考試及作業錯誤率高學習不主動等。長時間的厭學,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個沉重的負擔,從而造成很嚴重的后果,也會使家長非常苦惱。造成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觀的原因,也有客觀的原因。 主觀上看,或是因為學習中經常遇到挫折,如考試失利、排名落后、努力難以取得成就,從而感到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失去信心,產生厭煩的心理或者是個體的懶惰、不思進取造成的。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學習者要經過“苦海”的磨練。由于懶惰、不思進取,學習就會處處遇到困難,就自然討厭學習了。 客觀上看,教材內容的陳舊、單調、枯燥也會引起學生的厭學。一項針對青少年的調查表明,62%的人由于對所選課文的內容沒有興趣,或是難以理解,從而產生厭學心理。教育者往往也是厭學的一個直接原因,教育方式的不當或不尊重受教育者,往往也會造成厭學。曾有一位大學生在回憶中學生活時說:“我曾經非常喜歡歷史,但到了高中后,歷史課經常是一種模式,即學生先看,看完后老師把重點一勾,剩下時間去背,再然后是考試,慢慢的我就討厭歷史這門課了”. 心理咨詢專家解決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長期無成就感,就不可能對某一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也不例外。一個學生如果在學習中老是受到批評、指責,而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