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巖石性質、礦物成分、巖層和巖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在我國,“地質”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時魏國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當時屬于哲學概念。1853年(清咸豐三年)出版的《地理全書》中的“地質”一詞是我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具有科學意義的概念。
產品屬性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巖石性質、礦物成分、巖層和巖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在中國,“地質”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時魏國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當時屬于哲學概念。1853年(清咸豐三年)出版的《地理全書》中的“地質”一詞是中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具有科學意義的概念。一般有以下幾種解釋 1 地殼的成分和結構 艾青 《魚化石》詩:“過了多少億年,地質勘察隊員,在巖層里發現你,依然栩栩如生。”徐遲 《地質之光》:“它在地質上也是相當破碎的,半島、島嶼、岬角、港灣相間。” 2 土地的形質;土壤的質地 《易·坤》“六二,直方大”。三國魏王弼注:“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孔穎達疏:“質謂形質。地之形質,直方又大,此六二居中得正是盡極地之體質也。”梁啟超 《論中國之將強》:“地質肥沃,物產繁衍。” 綜合而言,地質的范疇是表示地球質地狀況的一個綜合性概念功能與作用距今>40億年~24億年。太古時代是地質發展史中最古老的時期,延續時間長達15億年,是地球演化史中具有明確地質記錄的最初階段。太古代是地球演化的關鍵時期,地球的巖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命的形成都發生在這一重要而又漫長的時期,大約39億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殼,至35億年前大氣圈、海水開始形成。在太古代的最初期,生命元素,如C,H,O,N等在強烈的宇宙射線、雷電轟擊下首先形成簡單有機分子,后發展為復雜有機分子,再形成準生命的凝聚體,進而由凝聚體進化成原始生命。在距今約33億年前,形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積巖,大氣圈中已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并出現了最早的、與生物活動相關的疊層石;到31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比較原始的藻類和細菌。在29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大量藍綠藻形成疊層石。 也有把38億年以前稱為冥古代,25-38億年前稱太古代性能特點 從距今34-18億年前這漫長的16億年中(而從地球上有了第一個動物到現在可能不超過10億年),原始無真核細胞在不斷地進化。從距今18億年前開始,地球進入震旦紀,大約又經過了12億年到6億年前,有細胞核、細胞器分化的真核生物出現了,從此地球進入了一個生命大發展的階段。這時期的海洋生物主要是藍藻、紅藻和綠藻,原生動物大概也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到距今6億年前時,已經有浮游動物、杯海綿和腔腸動物。震旦紀時期形成的沉積礦產主要有鐵、錳、磷、天然氣和鹽類等。具代表性的有中國湘、鄂一帶南沱組的錳礦,川西觀音崖組的鐵礦,湘、鄂、黔地區陡山沱組的磷礦,川、黔地區燈影組的天然氣和鹽類等。在世界范圍內,震旦紀是磷礦和鹽類的重要成礦時期。 人們通常把震旦紀叫藻類時代。這一時期應該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準備階段,相信還有許多我們目前尚不得知的準節肢動物活動在這一時期。主要用途古生代約開始于5.7億年前,結束于2.3億年前。古生代共有6個紀(Period),一般分為早、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紀(Cambrian 5.4億年前)、奧陶紀(Ordovician 5億年前)和志留紀(Silurian 4.35億年前),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紀(Devonian 4.05億年前)、石炭紀(Carboniferous 3.55億年前)和二疊紀(Permian 2.95億年前)。動物群以海生無脊椎動物中的三葉蟲、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最繁盛。在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相繼出現低等魚類、古兩棲類和古爬行類動物。魚類在泥盆紀達于全盛。石炭紀和二疊紀昆蟲和兩棲類繁盛。古植物在古生代早期以海生藻類為主,至志留紀末期,原始植物開始登上陸地。泥盆紀以裸蕨植物為主。石炭紀和二疊紀時,蕨類植物特別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地質
。其他說明 地質公園(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的自然屬性、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范圍的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構成的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 既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科學品位的觀光旅游、度假休閑、保健療養、文化娛樂的場所,又是地質遺跡景觀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質科學研究與普及的基地! 交易說明“但是野外勘測,餐風飲露,地質工作也是艱苦卓絕。” 魏巍《做新型的知識分子》:“沒有設計就不能施工,沒有正確的勘測,就不能有正確的設計。”“白天,他攀山越嶺,勘測線路;晚上,他就在油燈下繪圖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