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 理: 不銹鋼、合金鋼、特殊鋼中含有較高的Cr、Ni、Mo及Nb、V、Ti等高熔點合金元素,熔解后合金極易產生氧化物、硫化物及硅酸鹽等夾雜物,使鋼液粘稠,鋼中夾雜物難于上浮。由于這些夾雜物的熔點普遍都高于現有的煉鋼溫度,使其無法被熔解清除,鋼件成型后內部及表面更易出現諸多缺陷,導致鋼的夾雜超標,品質下降,對鋼的力學性能及強度,特別是對韌性影響較大。 ?鋼中夾雜物的變態 鋼中原有的Fe、Mn、Cr、Si和A1等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后,被稀有元素和Ca的夾雜物取代。由于后者細小、分布均勻,改善鋼耐腐蝕性及各項力學性能。 稀土精煉合金可以使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的性質發生變化,硫化物夾雜變成多相的塑性夾雜,有利于變形,軋制過程中夾雜物的變形減弱了熱軋鋼坯產生碎邊的可能性。 ?進一步凈化鋼液 堿性金屬鎂的存在,進一步強化了其脫硫、脫氧的效果,殘存于鋼中的硫化物得到球化,減輕了氣縮孔缺陷出現的機率。特別是當鋼中有針、網狀碳化物存在時,由于鎂的作用,使之在鑄態下即轉變為團球狀,且大量彌散地分布于基體中,消除了魏氏組織,使耐磨鋼在硬度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沖擊韌性,鋼的耐磨潛力也得到充分發揮。 Ti的存在,由于其與氧、氮和碳的結合力強,可用于脫氧除氣,但更主要的是因為Ti在貝氏體鋼中主要以TiC的形式存在,TiC在液態中優先生成,作為結晶的非均質核心,細化晶粒,阻礙位錯運動,造成位錯的塞積和增殖。由于Ti與氮有較強的結合力,可以消除或減輕氮對硼的有害作用。 Al的存在一方面是脫氧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Al有助于穩定奧氏體薄膜,促進準貝氏體的形成。 稀土精煉合金中的精煉合金基料熔點較低,其熔點為1370-1400℃,當與高溫鋼水接觸時低熔點的精煉劑很快熔化成液態,液態精煉劑密度輕,在上浮過程中與脫氧產物SiO2、Al2O3相聚時,將生成低熔點的C17A7(熔點1450℃)和低熔點共晶物C2SC12A7-CA(熔點1335℃),加強了脫氧產物的上浮排除,實現了鋼水凈化的目的。 ?細化晶粒、強化晶界和金相功能 稀有元素和Ca等元素,在鋼中生成高熔點的細小的彌散分布的產物,它們成為鋼液早期結晶的晶核,使晶粒細化;Mg存在于晶界處,可阻止P、Pb等有害元素在晶界的偏聚。 Ti是一種更強的碳化物生成元素,它能穩定地固定鋼中的碳,也避免晶界處出現碳化鉻,這樣既可有效提高鋼的晶界強度和韌性,又提高了鋼的耐晶界腐蝕性能,從而提高鋼的室溫和高溫機械性能。 V是一種強碳化物,VC熱力學性能穩定,它在晶內彌散分布,能減少鉻的碳化物在晶界處析出,強化了晶界。 使用方法: 1、 因本產品用量較少,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的生產工藝,建議在鋼水熔清后按照常規造渣及擴散脫氧后,再使用稀土精煉合金,效果更佳。 2、 使用量:實際鋼水重量 × 3kg/噸鋼。 3、 出鋼時,先將鋼包倒入少量鋼水,再將稀土精煉合金投擲鋼包中與鋼水混沖即可。 4、 當出鋼量大于5噸時,建議分批投放,效果會更佳;投放時間盡量在鋼水總量三分之二前加完,確保稀土精煉合金在鋼包中有充分時間熔化及反應。 5、 如有條件可配合鋼包吹氬攪拌,使產品與鋼液充分接觸反應,有利于夾雜物上浮及氣體的去除。 6、 針對精密鑄造,由于鋼包較小,又多次澆注,建議在爐內分2-3次添加使用。 包 裝: 1、該產品多層防水包裝,規格25kg/桶。 2、貯存或運輸過程中應注意防水,防潮,置于干燥通風處。 3、如不慎受潮,請及時烘干,不影響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