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大型佛像在公元二至三世紀之間,在新疆拜城修建的克孜爾千佛洞,是我國境內第一座石窟寺。從這個時候起,寺廟大型佛像開始逐漸在佛教的伽藍中普遍地供奉起來。并由大月氏經過疏勒、高昌、于闐、龜茲等地逐漸地傳到河西四郡(敦煌、張掖、武威、酒泉)和中國內地。當時,佛的形象系雅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細眼、薄唇。這種儼然是洋人的容貌特征,同古代新疆土著居民典型的蒙古利亞臉型顯然是不同的,這說明了我國的佛教是個外來的宗教。
 
當佛教東進陽關以后,寺廟大型佛像逐漸地被漢族地區的文化所融合。隨著佛教逐漸中國化,佛的面龐也逐漸漢族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漸低了下來,耳輪越來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漢族人心目中的「福相」而出現在善男信女們的面前。這種轉變過程在敦煌,云岡和龍門三個石窟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在敦煌石窟第二九○窟中,北周時期(公元五五七-五八九年)所繪的《佛傳圖》,是以《修行本起經》為主而畫成的。
詳情請登錄: 
http://www.yinzhantd.com/ProductShow.asp?ID=167
唐縣銀占銅雕藝術品廠
網址:http://www.yinzhantd.com
聯系人:李經理
手機:18330261417
電話:0312-8638061 
QQ:610397964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河北省唐縣長古城鄉田家莊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