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PH檢測紡織品PH檢測報告 pH是1909年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orenPeterLauritzSorensen提出。p來自德語Potenz(meanspotency,power),意思是濃度、力量,H(hydrogenion)代表氫離子(H);有時候pH也被寫為拉丁文形式的Pondushydrogenii(Pondus=壓強、壓力,hydrogen=氫)。如果某溶液所含氫離子的濃度為每升0.00001摩爾(mol/L) 它的氫離子濃度指數就是5,計算方法為(-濃度指數)=lg(濃度值)。與其相反,如果某溶液的氫離子濃度指數為5,他的氫離子濃度為0.00001摩爾每升(mol/L),計算方法為(濃度值)=10^(-濃度指數)氫離子濃度指數(pH值)一般在0-14之間,在常溫下(25℃時),當它為7時溶液呈中性,小于7時呈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強;大于7時呈堿性,值越大,堿性越強。當溫度升高,中性對應的pH值逐漸減小【當在95℃時,中性對應的pH值=6,pH小于6時呈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強;大于6時呈堿性,值越大,堿性越強。此時,氫離子濃度指數在0-12之間。[1]pH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堿程度的衡量標準。pH值越趨向于0表示溶液酸性越強,反之,越趨向于14表示溶液堿性越強,在常溫下,pH=7的溶液為中性溶液。由于實際中的溶液不是理想溶液,所以僅僅用H+濃度是不可以準確測量的,因此也無法準確計算得到溶液的pH。故而應當采用H+活度,即pH=-lgaH+=-lgγ·cH+。這樣從理論上講只要知道氫離子的活度aH+就可以得到溶液的準確pH。在常溫下(25℃時)